我國新能源汽車今年前4月產銷大漲,向車企釋放出強力信號。供需兩旺讓投資信心大增,新一輪投資熱潮開始出現。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分別實現9.4萬輛和9萬輛,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26.8%和131.1%。其中4月份生產了31266輛,銷售了31772輛,同比分別增長178.3%和190.6%。產銷呈現越來越強勁的井噴態勢,帶動新一輪投資熱潮涌向新能源汽車領域。
如北京汽車集團,成立了新能源股份公司和新能源研究院,在美國硅谷、德國亞沖、美國底特律、西班牙巴塞羅那等地建立了四大研發中心,搭建了由整車企業主導的充電生態體系,建設私人充電樁10720個,公共充電樁2326個,還提供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
德國大眾集團判斷,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臺。因此,在未來三年將實現15款新能源汽車的中國本地化生產。在日前結束的2016中國汽車創業投資峰會上,中植、江蘇天洋、北京電莊等3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宣布投資四川,投資金額達51億元。
作為中國汽車制造生力軍,四川省將汽車制造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確定為全省重點產業,計劃到2020年汽車年產能提升到400萬輛,汽車產業的產值突破6000億元。力爭把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成千億產業集群,把四川打造成我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及應用基地。
面對投資熱潮,新浪網首席運營官兼聯席總裁杜紅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體驗,目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消費者考慮是否購買新能源車,取決于補貼政策的力度。
言下之意,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產銷井噴,是否能長期保持仍需要觀察。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分析說,投資若急于尋求熱點,風險會隨之攀升。
王俠說:“新能源汽車等新技術是熱土,但不是凈土,有巨大的機會,也有無形的陷阱。越是創新的顛覆性的東西,越是受投資者青睞,當然投資越集中的地方風險越大。中國在互聯網技術、電動車技術、智能汽車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陣地,走在前面是好事,但成功的經驗就少了,風險就更大了。”
作為汽車投資領域的專家,王俠認為,從總體上看,2015年汽車銷售增幅總體只在6%,中國汽車銷售將長期保持中低速發展新常態。中國整車產能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總量過剩,在建產能也十分可觀,在一些新興領域,如動力電池領域甚至出現了投資偏高這樣的形態,需要慎之又慎。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