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十八屆)大連國際工業博覽會昨日在星海會展中心開幕,展會將持續到5月14日,近400家中外企業參展。目前,工業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展會現場,吸引最多關注的也正是工業機器人展區。記者從參展企業了解到,從國外進口的“洋機器人”產品,無論是在展場還是市場中都是主角,國產工業機器人僅靠價格優勢還難以獲得市場主導地位。
隨著人工成本上升,工業企業以機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持續放大。一家參展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一些大中專院校和職業技術學校購買機器人產品,用來培訓學生操作機器人,這反映出市場對相關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提升。
近期,一些餐廳的上菜機器人出現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家代理日本機器人產品的參展商向記者展示了作為上菜機器人核心的agv自動搬運小車,他認為,餐廳應用機器人將成為趨勢,目前上海、杭州等地餐廳應用較多,除了上菜,還有會炒菜的機器人。從成本看,該企業銷售的上菜機器人一個2萬元,不過軟件比硬件價格更高,要組成一個6“人”的上菜機器人團隊,則需要80萬元到90萬元。相比之下,國產機器人價格要低30%~40%,不過因為精準度低、可靠性低、返修率高等問題,在市場上還缺乏競爭力。
另一家中日合資企業負責人介紹,搬運機器人制造相對簡單、市場需求大,國產機器人以搬運機器人居多,而更高端的機器人由德國、日本產品占據主導。有的國產機器人啟動時,從靜到動會出現晃動,而很多進口機器人動作平穩柔和,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產品不在一個檔次上。
展會現場,該企業展示的雙臂機器人安裝有15個軸,比人的手臂更靈活,同時配備視覺系統,可以人機互動玩紙牌游戲。企業負責人表示,為了與消費市場距離更近,合資的日本企業將一部分機器人裝配放在中國工廠完成,但核心部件都在日本生產。目前,合資的中方企業扮演的是系統集成商的角色,根據客戶具體需求,為其提供機器人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