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實現深度融合 海上風電有望迎來“轉折年”

時間:2016-05-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在日前舉行的“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眾多與會專家表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

編者按

日前,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年會以“海上風電、中國裝備”為主題,由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協辦。會議聚焦了海上風電面臨的種種難題,勾勒了產業發展的未來之路。

“十二五”時期舉步維艱的海上風電有望迎來轉折點。

在日前舉行的“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眾多與會專家表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

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船重工總經理助理、海裝風電董事長楊本新對本報記者表示,2016年將是海上風電發展的轉折之年。

降低成本有潛力

“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行業整體上實現高速發展,并網裝機規模達到1.29億千瓦。風電產業開發利用進入了“商業化、規?;H化”發展的新階段。但是,海上風電實現裝機不足100萬千瓦,未能完成“十二五”期間裝機500萬千瓦的目標。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電價缺乏吸引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近海標桿電價是0.85元,但真正做到這個價格需要嚴格的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賠本。降低海上風電成本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為此,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健全產業鏈體系和投融資創新,嚴格把控施工質量。”

在秦海巖看來,技術創新是根本,需要加快研發更大容量的機組,更大直徑葉輪的風機。同時要建立起產業體系,包括價格政策、市場規模等。此外,要有完整的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的通力合作。

楊本新對記者表示,未來,開發海上風電將更加突顯“質量為本”的理念,以技術創新為支撐的海上風電產品將集中體現“全過程、全流程”安全可靠的質量要求。這必須通過“技術研發、智能制造、精益管理”來提供“優質、可靠、頂用”的產品,最大限度滿足客戶的需求。

“海上風電的資金量需求非常大,如果滿足這樣的投資需求一定要創新投融資模式,比如央行推的綠色債券就是很好的嘗試。另外,要使風險更透明公開,根據風險定利率。據測算,貸款利率下降一個點,度電成本可降低6%。”秦海巖說。

適當慢一點并非壞事

對于海上風電“十二五”期間發展緩慢的態勢,與會人士表示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一方面,要分析原因,找到癥結,另一方面,相關企業謹慎一點,對于產業長遠持續發展可能更有利。對于海上風電這樣的全新產業,特別要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而不能急于求成。

據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透露,“十三五”期間,海上風電的規劃目標將達到1000萬-1500萬千瓦。

一位業內人士在論壇上表示,大家都覺得海上風電成本高,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但是海上風電絕對不能為了降成本而降成本。

該人士表示,海上風電領域可以嘗試做目標約束或目標激勵,但必須是穩步推進。必須看到,與海上風電發展需求相匹配的裝備制造業需要有一個過程才能達到規?;l展的階段。而這個節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做的是,做好規劃,放開項目管理,開發企業愿意做,就積極協調,給企業做好服務,而無需催促企業為完成規劃做項目。

沈陽工業大學風能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姚興佳認為,海上風電風險較大,一旦出現問題常會導致不可逆轉的后果,因此,發展海上風電必須要做好技術、市場、運維等方面的準備,要穩中求快,不能單純追求速度。

有與會人士表示,標準化也是海上風電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標準就是大家共同經驗的總結,標準的設備,標準的設施,能幫助整個產業的成本降下來。”

不過,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認為,不應急于出臺海上風電規范和標準。“在剛剛只有個別風電廠商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過早的固化施工標準等,在某種程度上是扼殺這個市場的創新力。”

楊本新表示,雖然過去幾年海上風電看似“靜悄悄”,發展比較遲緩,但實際上,作為企業可沒閑著,都在積極進行技術儲備。他認為,我國海上風電目前正處于“項目示范”向“快速開發”的轉折時期,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的目標是切實可行的。

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海裝風電副總經理陶友傳博士對記者表示,海裝風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樣機已經運行3年多,趨于穩定,從中收獲了很多經驗和教訓。

“不能認為國外發展7兆瓦8兆瓦海上風機,我們發展5兆瓦海上風機,我們的技術就落后于國外。實際上,我們是把最先進的8兆瓦的風機技術應用于生產5兆瓦風機。風機容量做大的制約條件主要在于葉片的材料。這需要玻璃纖維等材料產業的支撐。”陶友傳告訴記者。

產業鏈合作實現海上風電“大合唱”

未來,海上風電的發展之路到底該怎么走?

海裝風電總經理孫建中表示,海上風電作為一個大產業,完全可以打造成為繼高鐵、核電之后又一張中國制造的名片。“但是,這樣一個大產業,僅僅靠幾家企業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國家應當集中資金,扶持行業內技術成熟度高的生產廠商,進行集中示范,盡快培育完善產業市場。”

“當前,海上風電領域大多還是靠企業自發的投入,動輒幾個億的投入常常讓企業不堪重負,政府應當從政策配套上多多支持。”姚興佳說。

楊本新表示,領軍企業理所應當要發揮領頭羊的作用,但發展海上風電,不是一家企業的事,也不僅僅是整機廠商的事,而是依賴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等通力合作,要以開放的心態打破部門板塊圈子的界限,實現“大聯動、大開發、大協作、大效果”,才能推動海上風電健康發展。

“2020年將是一個時間節點,通過技術進步、供應鏈的成熟和資金成本的降低,海上風電成本將會明顯下降。預計到2050年,海上風電的單位成本可以降到0.5元,到那時完全可以和火電來競爭。”秦海巖稱。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