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愛普生(Epson)在北京發布公司未來十年發展規劃”愛普生25愿景“。愛普生(中國)公司總經理安藤宗德(AndoMunenori)在發布會上表示,除了傳統的打印機和投影設備制造之外,未來十年,愛普生將重點發力小型機器人和可穿戴設備制造。
安藤宗德在會上表示,未來十年在機器人制造領域,愛普生將會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需求。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機器人產品的應用行業和領域。“除了工業機器人之外,我們還會考慮發展服務機器人。”安藤宗德會后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指出。
愛普生公司建立于1942年,最初為一家手表制造商,后來逐漸發展為一家以生產打印機和投影儀器為主的數碼影像公司。自1983年開始,出于優化自身生產流程的考慮,愛普生開始研發和生產小型機器人,用于精密手表生產。而后,愛普生逐步將機器人產品推向市場,至今已有30余年歷史。
自2009年開始,愛普生機器人進入中國市場。安藤宗德在會上介紹,過去5年,愛普生機器人在中國的銷售量保持了持續增長,迄今銷量超過10000臺。2015年,其在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78%。
“我認為,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很多制造企業出現了用工短缺的情況。同時,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制造業產生了更多的精細化生產需求。這都意味著,未來中國制造業將會產生更多的機器人應用需求。”安藤宗德認為。
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制造領域,日本、美國、韓國和歐洲是傳統領導者。其中,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及安川電機、德國庫卡,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安藤宗德在會后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介紹,“四大家族”生產的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組裝、重型工業設備生產的流水線,屬于大型工業機器人。愛普生機器人產品跟他們的應用領域完全不同。“我們生產的機器人主要是小型機器人手臂,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等3C電子產品制造,以及汽車零部件制造生產線中。”
依托在數碼影像設備生產中的技術積累,愛普生生產的小型機器人在傳感技術、圖像處理技術方面,在業內具有優勢,適合應用于生產流程中需要進行顏色識別、精密制造等類型的生產工序之中。
安藤宗德表示,未來十年中,愛普生將計劃繼續擴張機器人的產品線,擴大產品的應用范圍和行業。除了手機和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外,愛普生還計劃研發更多適合食品行業的機器人。“因為食品生產需要嚴格的衛生標準,人力操作有時可能因操作不規范而帶來食品安全隱患。所以我認為這是我們機器人下一步可以去發展的領域。”他說,“此外,除了工業機器人之外,服務機器人在中國也將存在著很大的市場,比如可以照顧老人的‘養老機器人’。”
此外,愛普生全球總裁碓井稔(MinoruUsui)在發布會上稱,利用自身具有優勢的傳感技術和精密制造技術,愛普生未來還將開發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在內的可穿戴設備產品。安藤宗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可穿戴設備生產目前還沒落地,明年可能會有產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