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重慶如何搶占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先機

時間:2016-04-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5年以來,各路資本大量涌入服務機器人行業,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服務機器人熱潮。

4月13日,2016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在永川區舉行。

這次論壇傳遞出了這樣一個信息:具備人工智能的服務機器人雖然還處于發展初期,但其市場空間正在逐步打開,已接近爆發臨界點。預計兩三年后,服務機器人將成為千家萬戶的親密伙伴,未來,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工業機器人。誰能快人一步,搶占市場先機呢?

各路資本搶灘

2015年以來,各路資本大量涌入服務機器人行業,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服務機器人熱潮。

據前來參加2016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的業內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我國涉足服務機器人的企業至少已有上千家,其中,僅上市公司就超過了100家。這里面既有沈陽新松、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這樣的知名機器人企業,也有海爾、康力優藍和小魚在家等新秀。

在當天的論壇會場外,由康力優藍研發的智能教育機器人,青島里奧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里奧跳舞機器人,以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與韓國一家公司聯合研發的人形雙足舞蹈機器人等五六種智能服務機器人,紛紛在現場展示了各自的“才藝”。這些機器人都具有部分人工智能。

以康力優藍的智能教育機器人小優為例,其能根據語言指令連接互聯網隨意唱歌、說相聲、講故事、播報股市、天氣預報、解答各種知識,還能進行人機對話、互動游戲及控制智能家居等。如果你要問重慶哪里的火鍋好吃,它會自動搜索大眾點評網上的評價并給出答案。

據康力優藍在重慶的合作伙伴——重慶瑞一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樂虹介紹,這款智能教育機器人已在深圳實現了量產,目前已在重慶上市。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沈陽新松、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和小魚在家等不少國內機器人企業,也已研發或上市了具有部分人工智能的服務機器人,包括迎賓機器人、家庭陪伴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等。

而在重慶本土,重慶機器人有限公司目前也已研發出了可以照顧老人的服務機器人,正在測試中,它可以為老人端茶送水、掃地,還可以與老人聊天。

萬億元的藍海

何為智能服務機器人?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業內一般將之分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兩類(包括特種機器人)。相對于已經實現產業化、市場逐漸趨于成熟的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在全球范圍內才剛剛起步。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針對大眾的服務機器人產品類別很少,主要有掃地機器人、割草機器人、餐廳服務機器人和教育、娛樂機器人等,而且市場都還沒有打開。人們所期待的產品更成熟、功能更完善、價值更高的家用機器人,如看護機器人、保姆機器人等,大部分還處于研發測試階段,未能批量進入市場。

但就未來而言,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將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認為,只要有人在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機器人,機器人可以成為人的終身伴侶及幫手。

一些參加論壇的服務機器人企業代表,更是詳細地描繪了智能服務機器人與人類朝夕相伴的美好未來:嬰兒時期,人們將有保姆機器人照看;學齡階段,將有教育機器人傳授知識;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會有工作機器人一起協作完成任務;退休后,還有養老機器人為人們服務。如果有人生病了,可以讓護理機器人來護理,有人想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有市場研究機構甚至認為,今后服務機器人會像手機一樣普及,其全球市場規模將高達上萬億美元。未來5年之內,其市場規模有望超越工業機器人。

重慶如何搶占先機

公開資料顯示,由于看好服務機器人的巨大市場,近幾年來,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全球主要的技術強國,都在爭先恐后布局服務機器人產業。

比如,美國正致力于將為軍隊傷病員開發的機器人假肢和小型無人偵察直升機等技術轉為民用;歐盟已啟動全球最大民用機器人研發項目,預計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研發用于醫療、護理、家務、農業和運輸等領域的機器人;韓國已將服務機器人技術列為未來國家發展的10大“發動機”產業。

在我國,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近日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針對服務機器人提出了明確要求——“十三五”時期推進消防救援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和智能護理機器人等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

面對市場潛力無限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重慶應如何發力?

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認為,從未來的發展來看,智能化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以具有人工智能的服務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必將與國計民生發生非常重要的聯系。當前,國家層面已開始謀劃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我市應聞風而動,搶先布局。

市經信委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已達136家,初步形成了集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和應用服務于一體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鏈雛形。在吳安看來,這給我市發展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有利于快速聚集相關企業及研究機構。因此,我市應首先從市級層面對發展這一產業進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

另一方面,鑒于我市機器人產業起步晚、研發力量薄弱、分散的現狀,建議盡快研究出臺一系列政策,從高端人才引進、資金扶持及打造公共研發平臺等方面,激勵、扶持企業和科研機構研發智能服務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