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這盤萬眾矚目的棋,最近又有了新的下法。這次的主角是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
4月6日晚上,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因公司簽署重要協議,但部分事項尚需進一步明確,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將于4月7日停牌。有媒體很快從江淮汽車內部打探到原因:停牌與蔚來汽車的合作有關。有消息稱,雙方已經簽署了一份基于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的全產業鏈合作的戰略合作協議,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有100億元人民幣。
而江淮汽車也在4月8日復牌時公布了跟蔚來汽車簽署的框架協議。根據江淮汽車的公告,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雙方合作的首款產品為蔚來汽車首款批量生產的電動乘用車。
大家都知道,江淮汽車跟蔚來汽車都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展拳腳。根據江淮汽車的規劃,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總產銷量將占江汽總產銷量的30%以上,塑造行業第一品牌形象。蔚來汽車成立時間并不長,目前還沒產品推向市場,但在坊間已經形成良好的知名度,首款產品將是一輛限量版的純電動超跑,預計將于明年年底發布,擁有1360匹馬力,百公里加速3秒之內,性能達到法拉利的水準。目前看來,這款車應該是由江淮汽車來生產了。
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永遠很骨感。雙方都有宏大的目標,可怎么樣把規劃變成現實,彼此都會面臨嚴峻的考驗。比如說,江淮的新能源車板塊這兩年表現不錯,但比亞迪、北汽、上汽等品牌的優勢也很明顯,江淮汽車要在自主品牌當中脫穎而出并不容易。
現在新能源車競爭也逐漸激烈,蔚來汽車缺乏造車經驗,如何快速彌補這方面的短板,是其成為“中國特斯拉”的一大考慮要素。
以江淮汽車在整車制造方面的積累,跟蔚來汽車在智能技術、互聯網方面的研發能力,雙方形成合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取長補短。實際上,腦洞大開的互聯網企業一旦進入造車領域,必將會帶來很多顛覆我們想象力的商業模式。
當然,江淮這么拼,其他自主品牌車企也不想讓它獨美。接下來我們還能看到其他企業出招,希望這些新的商業模式能為新能源車市帶來活力,為我國打造節約型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