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制造業這個“火車頭”可謂重任在肩。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和省政府的實施意見精神,促進全市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推進經濟中高速增長,加快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步伐,市政府專門制定了關于深入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并于近日發布。
意見提出,我市將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方向,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以綠色發展為著力點,借力“互聯網+”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培育石家莊制造特色產品和企業,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成為河北省制造業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跨越的典范。
做大做強制造業
形成新的比較優勢
幾十年的積累使我市制造業具備了較為雄厚的基礎,但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任務依然繁重。
瞄準2025年,我市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到2017年,制造業創新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傳統制造業升級改造步伐明顯加快,循環生產與綠色發展穩步推進,生物醫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行業在全省制造業的重要地位基本確立,“互聯網+”新業態快速涌現,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兩化融合水平進一步提高,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初見成效。
到2020年,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效果顯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模明顯擴大,制造業整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成效卓著。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廣泛應用,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形成。制造業節能減排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能耗水平顯著降低,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生物醫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重點行業產品質量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品牌影響力進一步顯現。我市成為京津冀區域制造業強市,基本實現工業化。
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和創新型產業集群,在全國形成領先優勢。關鍵性領域創新發展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新的比較優勢。
加快區域協同創新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我市制造業新一輪發展帶來新機遇。
實施意見提出,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依托省會科教資源優勢,積極引入京津科技資源、人才資源,加快區域協同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提升我市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
主要包括加快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支持石家莊高新區積極參與以北京中關村為核心的中國“互聯網跨界創新”工程,加速中關村石家莊高新區產業園項目建設,打造京石區域合作創新示范園區,引駐北京市的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產業項目;重點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著力打造制造業創新載體,到2025年,力爭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形成4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1家成為國家級創新中心;加快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推動各縣(市)、區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眾創空間,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10000家以上等。
堅持創新引領打造全省轉型升級試驗區
“邁向高端!”我市制造業已踏上新征途,而這離不開“創新”的力量支撐。
實施意見提出,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主動承接京津產業轉移,以創新促轉型,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形成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推動我市制造業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加快推動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0%以上。
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方面,積極引導鋼鐵、石化、食品、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大技改投入,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推動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力爭到2025年,我市鋼鐵、石化、紡織等優勢傳統產業90%以上的核心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同時,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以正定新區、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園區為承接平臺,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承接京津地區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制造環節或整體轉移,促進我市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
此外,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到2025年,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制造業體系。
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借助信息化的力量讓石家莊制造業更加“智能”勢在必行。
實施意見提出,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圍繞抓行業、抓試點、抓“互聯網+”制造業等關鍵環節,促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企業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銷售全過程的綜合集成應用,推動制造業向“石家莊智造”轉型。
在通過引入多家可提供信息化全面解決方案的軟硬件系統集成商、著力整合平臺信息資源等多渠道打通兩化融合“最后一公里”基礎上,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生產模式,2020年之前,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領域選擇基礎較好的重點企業開展智能制造應用示范。2020年之后,分期分批推廣實施智能制造。2025年,建成智能化工廠(車間)350個,關鍵工序制造裝備數控化率達到65%。
加速推進“互聯網+”協同制造新模式,力爭到2020年,省級以上工業園區企業寬帶接入率達到90%。同時積極推進網絡通信設備與工業設備互聯互通,鼓勵重點企業設立在線工業設計中心,推動建設一批市級工業云服務平臺等。
此外,我市實施意見還提出,加強品牌建設,著力提升制造業質量效益;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優先發展生產型服務業;加強開放合作,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等。還明確了組織、機制、政策、人才等相關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