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發展,鋰電池成本不斷降低,國外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搭載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在價格上碾壓傳統汽油車——油價持續下跌,新能源汽車趕超汽油車的趨勢亦然。這一預測,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眾所周知,在環保與能源危機壓力下,我國正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隨著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將更易推廣,這對新能源車市與產業均是一大利好。
新能源汽車政策環境解讀:政策收緊產業迎大洗牌
進入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機制滑坡之余,我國政策也不斷收緊,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查力度。從長遠看,嚴厲的監管態度更有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因為以往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與銷售環節進行補貼的形式,并未帶來新能源車市巨大爆發,相反還滋生了“僵尸”車企騙取國家補貼,這帶來了及其惡劣的負面影響。
因此,我國廢除了早前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全部的3409款新能源車型,轉而推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雖然新目錄出臺后,車企需要重新申請以進入目錄車型名單,但這一方式淘汰了“僵尸”車企,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將更為健康合理。
在嚴厲的政策環境施壓下,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迎來洗牌期。
新能源汽車發展解讀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共完成新能源汽車生產78499輛,銷售74763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及銷量分別達到34萬輛和33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334%及343%。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但與汽油車動輒百萬級別的銷量相比,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并不出色。
究其原因,除了存在“僵尸”車企制約行業發展之外,新能源汽車售價高、汽車充電設施未完善、外觀等因素也極大地影響了車輛銷售,因此,在政策解決了“僵尸”車企隱患之后,車企也需要提高電池技術、研發低成本新材料,并積極推動充電站/樁布局,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繁榮發展。
新能源汽車投資前景分析
考慮到政策正在施壓傳統汽油車轉型新能源汽車、鼓勵非汽車生產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傳統汽油車市場持續低迷、關鍵部件鋰電池成本正逐年下降,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有實力與傳統汽油車叫板,并在隨后的日子里,快速替代傳統汽油車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大勢所趨的發展環境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將迎來發展利好。其中,上游鋰電池環節中,鋰電池任意環節的技術突破都有助于新能源汽車技術快速提高,東莞杉杉、新宙邦與比亞迪等公司值得關注;中游制造環節,推薦比亞迪、吉利與北汽等車企;下游充電站/樁環節,特銳德、奧特迅、許繼電氣、中恒電氣等積極布局互聯網+充電站的企業將大有可為。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