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創新轉型在路上:機器人叩響林州重機升級之門

時間:2016-03-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林州重機已與中科院共同成立了北京天宮空間應用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營范圍為衛星通信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空間遙感技術等,將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新春的腳步踏遍大地,沉寂一冬的楊柳悄然吐綠,爛漫山花展現出一派錦繡。位于國家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林州重機集團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3月16日,在林州重機廠區車間里,自動焊接機器人正在靈巧地轉動“雙臂”。

面對煤炭行業低迷的現狀,這個國內最大的民營煤炭綜采機械設備供應商正由傳統機械制造向智能裝備制造轉型,用工業機器人項目叩響產業轉型升級的大門,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16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河南省林州重機鉚焊分廠的車間里看到,焊工宋鵬凱和郭福林正在使用移動操作臺操作自動焊接機器人。只見機器人靈巧地轉動“雙臂”在大型鋼鐵部件上左右翻飛,靈巧無比。“這一套系統叫作中部槽自動焊接機器人。”車間崔合軍工程師介紹,“這一套設備具備智能焊接功能。只要你在電腦上輸入程序,機器人靈巧而又有力的‘雙手’就能幫你完成各種任務。”

“這比人工焊接好多了!真是省力、準確、快速。”焊工宋鵬凱為能夠操作這樣的智能電焊系統感到很興奮。因為廠里開發的智能機器人系統讓他這個天天與焊條和火花打交道的焊工也玩起了電腦,和機器人做起了伙伴。“他們就是我的‘變形金剛’。”宋鵬凱自豪地說。

“我們機器人項目是和中科院合作的,科研和生產工作在中科院相關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林州重機集團副總經理曹慶平說,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與中科院合作,擬研發接近國際領先水平的焊接、環境監測、搶險、切割等工業機器人,達產規模每年850臺(套)。公司還計劃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機器人等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智能裝備,未來將形成具有年產值30億元的新型智能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

“煤價一降再降,很多煤炭企業減產、停產,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煤炭綜采機械設備供應商,我們感受頗深。”談起轉型升級,曹慶平聲音中透出一股堅定:“目前,我們試制的機器人已經進入調試階段,這個項目是我們推進產業轉型實施的一個重點。”曹慶平介紹,工業機器人具有更強與可控的生產能力,平均故障間隔期在60000小時以上,比傳統的自動化工藝更加先進。廣泛地應用工業機器人,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保證產品質量,節約勞動力。同時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水平將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產生深遠影響,工業機器人可以降低工人誤操作帶來的殘次零件風險、可以降低廢品率和產品成本,并且可以減少機床損耗,一系列效益十分明顯。

目前,林州重機已與中科院共同成立了北京天宮空間應用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營范圍為衛星通信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空間遙感技術等,將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雙方還在共同研制工業機器人項目,具體研發接近國際領先水平的焊接、環境監測、搶險、切割等工業機器人,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旨在形成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估算約為10191萬元,項目達產后,營業收入估算為37980萬元,年稅后凈利潤為6253.1萬元。除了機器人項目,林州重機還開展了油氣田項目的研究,并將借助國家政策,進軍金融服務和空間應用產業。

“今后,我們公司的奮斗目標是依托上市公司融資平臺優勢,打造集鋼鐵鑄鍛、能源裝備、礦井建設與運營、金融租賃服務、高新技術裝備于一體的能源裝備綜合服務商,計劃于2020年前完成戰略轉型。”曹慶平滿懷信心地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