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trategyAnalytics數據,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僅有3%的增長率,意味著中國市場已渡過高速增長期,國內手機市場進入到存量市場爭奪階段。2016年,為了保持增長,國產手機品牌一方面加緊海外市場布局,另一方面紛紛在產品技術方面發力,希望藉由新技術、新功能等變化,激發換機需求釋放,其中,手機續航成為一大關鍵突破口。
以技術求增長國產手機品牌押寶續航
自2013年以來,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猛增,到2014年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78%,2015年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份額進一步增長到80%左右,這意味著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有的份額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比例,能否繼續保持增長,各大國產品牌均面臨挑戰。
一方面,外資品牌加強在國內市場的搶奪,蘋果自2014年底推出大屏手機iPhone6/iPhone6plus手機后,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節節攀升,蘋果2015年的國內市場份額為11.3%(據StrategyAnalytics數據),僅次于小米、華為,近日蘋果將發布iPhoneSE這款低價手機,力圖繼續推升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另一家外資品牌三星,去年四季度在印度、美國市場的份額都環比上升,似乎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日子迎來反攻的機會,今年在國內市場推出的中端手機A9具有國產手機普遍強調的大電池、金屬機身、指紋識別技術等特點,高端手機S7/S7edge則加大了電池容量,具有拍攝、性能優勢,無疑將加劇其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
這當中,續航是手機用戶關注的焦點之一,據AnTuTu統計,超過40%的國內用戶對現有手機的續航最不滿意,遠超其它因素,而PhoneArena的統計則顯示,接近64%的用戶在2016年最關心手機續航改進。
解決續航痛點國產品牌各出奇謀
國產手機為了改善續航的體驗,有的采用加大電池容量的方式來解決,2014年,華為推出的mate7手機,其中一個重要賣點就是采用了4000mAh的大容量電池,其它如金立、聯想、小米等也紛紛推出大容量電池的手機,不過如此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只能放棄了時尚輕薄的特點,讓手機過于笨重。
OPPO則以VOOC閃充技術來解決續航問題,高通、聯發科也在推進自己的快充技術,其中高通已經發展到快充3.0,不過采用快充技術,目前的問題在于要隨身帶著專用充電器,并不是特別方便。
那么有沒有其他辦法解決續航問題呢?這就要考慮到電池技術的革新了。近幾年來,中國手機產業鏈在SOC系統級芯片、液晶顯示面板、CMOS傳感器、電池等關鍵技術領域都在加大研發投入,以增強中國手機的競爭力,電池技術似乎正成為中國新一輪技術浪潮的序幕。
華為已與英國合作伙伴聯合研究石墨烯技術,石墨烯可以大幅度縮短充電時間和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當時在Mate8上市之前曾引發一輪“病毒式”炒作可見人們對于續航的關注,不過最終Mate8上市后證明這不過是一個謠言而已,其未能將石墨烯應用于電池中。
其實國內某些企業在電池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就是比亞迪,其是中國最大的電池企業,去年,據國內外報道,比亞迪在石墨烯鋰電池、硅基陽極鋰電池等方面已經取得重要進展,或將推出超高能量密度的電池,能量密度達到800Wh/L,比現有的主流手機電池能量密度560Wh/L高40%,據說當時已有多家手機企業在測試,不過一直都沒有見到產品量產。
直到近日,網上傳出幾張藍魔手機MOS3的圖片,令超級電池的傳聞再度升溫。該款手機設計纖薄,本來這也沒什么,畢竟國產手機目前主打輕薄時尚的太多了,讓人驚訝的是,進一步的爆料顯示,該款手機采用的電池容量高達4000mAh以上,輕薄、體積小而又兼具超大容量電池,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比亞迪的超級電池?
截至目前,2016年已發布的手機新品在續航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這次藍魔會否展示在新品MOS3帶來更加振奮人心的續航突破,我們拭目以待的同時,也很期待更多的手機品牌能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實實在在的解決用戶痛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