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機器換人”浪潮進行得熱火朝天之際,梅賽德斯-奔馳近期作出令業界嘩然的一個決定。梅賽德斯-奔馳將其生產線上的一些高精度機器人重新換成了經驗老道的組裝工人。
“在個性化定制領域,機器人是無法實現極其復雜多樣的客戶需求的”,梅賽德斯-奔馳生產方面的負責人MarkusSchaefer表示,“加入更多的人工,實際上是在為公司節約成本,更是保護了品牌的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奔馳、寶馬、奧迪都在研發更智能的機器人,以提高機器與工人協同工作時工人們的安全。
可以預見的是,協作機器人正在打破傳統機器人的桎梏,在追求低價、高效、安全和生產多樣化的今天或將掀起一場制造業機器換人的風暴。
誕生于2015年1月的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遨博智能”)在業界來說的確是年輕的后來者。然而,這家至今才成立1年的年輕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卻體現出勃勃生機的增長勢頭。
遨博智能在輕型機器人技術領域擁有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并于2015年11月推出了OUR(OpenUnitRobot)系列型號的輕型協作機器人,目前遨博智能憑借自身的優勢和實力,先后與盾安環境(002011.SZ)等多家上市公司達成了長遠的戰略合作關系。
引人注意的是,遨博科技有一半的國外血統,其團隊核心人員包括美國田納西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機器人行業精英共同創建。這樣的身份與背景,似乎注定了遨博智能不平凡的創業經歷與獨樹一幟的經營理念。
“我們服務于海內外的客戶,去年機器人的出貨數量是30多臺,今年的目標是一千多臺,公司今年營收目標近億元。”遨博智能董事長魏洪興在接受高工機器人網專訪時表示。
人機協作機器人行業的技術“大拿”
年輕的遨博智能之所以將市場目標定位于國內外市場,其底氣在于遨博公司擁有一支富有活力、高素質并且擁有豐富機器人行業知識的技術團隊。
近期,遨博智能參股股東盾安環境對外公告,將在美國田納西大學成立田納西大學—盾安聯合機器人研究院。“田納西大學將為公司工業機器人提供研發支持,未來作為研究和發展工業機器人制造的研發基地。”魏洪興表示。
魏洪興向高工機器人網介紹,盡管遨博智能成立時間是2015年1月份。但公司創始團隊在2009年便嗅覺到人機協作市場的商機,便毅然投入到人機協作機器人的研發中。
據悉,遨博智能前身SmokieRobotics第一代人機協作機器人樣機在2014年初研制成功,此后參加了ICRA2014(2014年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IROS2014(2015年國際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大會)和ICRA2015(2015年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等展會,產品得到了國際客戶的好評,并已與歐洲、北美的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簽署了產品代理協議。
事實上,遨博智能取得高速發展的這幾年,全球人機協作機器人市場也在持續升溫。從ABB推出的首臺人機協作的機器人YuMi到KUKA推出的首款輕型人機協作機器人LBRiiwa,人機協作機器人已經成為未來工廠的趨勢。
據國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1億美元,目前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機器人將形成“人機共事”的新局面。
與此同時,中國仍然是各人機協作廠商爭相搶食的重要市場之一。近幾年,丹麥優傲機器人及美國RethinkRobotics等企業紛紛加快對中國市場的布局。為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優傲機器人2013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國首家分公司,即上海優傲;美國RethinkRobotics也于近期分別與湖南瑞森可機器人、上海電氣達成戰略合作。
在談及如何應對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時,魏洪興表示,公司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公司發展動力。
輕量化是遨博智能人機協作機器人產品的優勢之一。“我們的模塊化設計可以實現高度集成,通過專門為機器人設計電機、定制專用減速機,實現驅動控制一體化,這樣機器人的關節模塊可以做到非常小、非常輕,機器人整體也將得到優化,達到節省空間和輕度的效果。”魏洪興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遨博智能在除減速機外的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方面均已實現自主研發,導致機器人整機制造成本較低,這也使得遨博智能的機器人產品在性價比上占據優勢。據悉,目前遨博智能的機器人產品市場價為10萬元左右。
“3C和中小企業將成為未來主要市場”
全球機器人產業格局已形成“四強”的競爭格局,這并不妨礙遨博智能、優傲、RethinkRobotics等人機協作廠家的“攻城略地”。
2015年6月,盾安環境斥資6000萬元認購僅成立5個月的遨博智能22.22%股權。公開資料顯示,盾安環境主營業務包括制冷配件、制冷設備和節能環保三大業務板塊。據悉,盾安環境此前有近萬名工人,通過“機器換人”將精簡一半左右。
“盾安環境作為應用企業,為公司機器人產品提供了一個應用驗證的平臺。”魏洪興表示,目前已經有三條線在應用公司的機器人產品,今年還將陸續上線。
“協作機器人未來市場將在3C以及一批小批量和多品種領域,而其編程及操作上的簡易特點也比較適合中小企業使用。”魏洪興表示。
在魏洪興看來,全球人機協作機器人產品正逐步走向成熟,人機協作機器人不僅能替代一部分傳統機器人,未來也將開辟非制造業如農業、木工、建筑等新興市場。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