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做出講話。從談話內容以及近期政策來看,能源局對于煤電過剩的態度愈發明確,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問題已經得到了能源局的高度重視。
煤電過剩產能問題求解回顧過去三個月,能源局對于控制煤電規模多次表態。能源局和有關部門未來可能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以避免煤電裝機泡沫的進一步擴大。
回顧過去三個月,能源局對于控制煤電規模多次表態。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做好電力項目核準權限下放后規劃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燃煤電站要明確分年度總量控制目標。2016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要有序發展煤電,有效控制煤電產能規模。2016年能源局對于煤電規模的控制的論調則進一步升級為“嚴格控制煤電新開工規模,對存在電力冗余的地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取消一批不具備核準條件的項目,暫緩一批煤電項目核準,緩建一批已核準項目”。
從“明確分年度總量控制目標”到“有效控制煤電產能規模”到“嚴格控制煤電新開工規模”,能源局的表態一次比一次體現出對于煤電過剩問題的重視,這也反映出能源局和有關部門未來可能采取進一步的行動以避免煤電裝機泡沫的進一步擴大。
但在審批權已經下放的今天,如何控制煤電規模呢?能源局在上周結束的會議上已經給出了可能的政策方向信號。能源局提出要利用市場機制倒逼,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新核準的發電機組原則上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這一舉措無疑將降低新核準燃煤發電機組的上網電價,從而降低已經獲得核準的燃煤機組在未來投產后的投資回報率。
在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的前夕,能源局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都表現出了對于煤電過剩的擔憂并呼吁要嚴格控制煤電新開工規模和利用市場機制解決過剩問題。并明確表示能源發展方式要從粗放式發展向提質增效轉變,能源工作方式要從審批項目為主向推進改革和技術創新轉變。這些現象充分體現出能源和電力領域的政策制定者已經轉換了思路,一份符合經濟新常態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值得期待。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