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不同領域企業間競爭的重要籌碼。正因如此,代表著中國科技領域最高水平的國家科技進步獎每年都會受到海內外的關注。日前,英國最權威的通訊社路透社發文《海爾科技創新將其推向中國家電前沿》,以海爾空調為例,對此次獲獎企業的技術創新進行了重點報道,并發表“海爾空調的創新要比評價的更強大”的言論。該消息發布后,美通社隨即跟進報道,該文也被翻譯成英、德、法3個語種,引發了包括《道瓊斯市場觀察》、雅虎、《國際經濟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等300多家海外媒體轉發刊載。
此前,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評估報告顯示,中國的創新能力遠勝于全球對它的評估,甚至在一些領域,它的創新能力已經達到引領全球的水平。但在路透社看來,海爾空調的創新要比評價的更強大。文章稱,作為行業內唯一兩次登上國家科技最高領獎臺的企業,海爾空調“代表了中國家電引領全球的創新實力,不僅實現了創新技術的成功落地和產業化,更創造了一種以用戶體驗最佳為目標的研發新模式。”
在業內專家看來,海爾空調此次獲獎能引起外媒的廣泛關注和報道,與目前整個空調行業的發展態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了解,不同權威調查機構數據和終端銷售情況都顯示,2015冷年中國空調行業呈現“整體冷局部熱”的局面,即整體出現量額雙降,但智能、健康、節能等細分領域卻逆勢上揚。這種“不尋常”的發展軌跡帶來了兩種不同的市場表現。一方面,部分企業不斷發動價格戰,以期減少高庫存造成的“堰塞湖”危險,另一方面,眾多創新新品大量涌現,開辟新藍海的同時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作為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國,中國空調產業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會在全球市場引發“蝴蝶效應”。因此,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規避價格戰,將重心放到技術創新上。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海爾空調新品貢獻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32%,2年以上的新品對比中,海爾幾近清零。可以說,此次海爾空調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既是對其長久以來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和成果的肯定,更是為規范引導行業技術升級轉型樹立標桿。
以此次獲獎的空氣射流技術為例,海爾空調研發人員與65萬網友交互后,從“出風口溫度低”這一用戶痛點出發,創新研發出空氣射流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天樽、天鉑等空調上,從而實現了涼而不冷的舒適送風,破解了百年空調病難題。該空調不僅被世界影響力組織授予“全球智慧空調領袖獎”,還創造了“最快達到制冷均勻”的世界紀錄。
在互聯網時代,技術更新迭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要想始終站在技術發展的最前沿,成為時代的引領者和弄潮兒,唯有牢牢抓住用戶需求這個核心。海爾空調以智慧空氣生態圈為支撐,通過開放的全球資源,為不斷創造用戶最佳體驗,推動空調向空氣產業轉型,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更多資訊請關注3C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