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仍然在加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這類行業能在資本市場上通過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方式活躍起來,至少能撬動1萬億元的并購規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20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專題會上指出,實現良好開局,一方面要繼續加快培育新動能,另一方面要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率先從鋼鐵、煤炭行業入手取得突破,努力縮短轉型陣痛期。
“煤炭、鋼鐵是典型的重化工行業、‘兩高一資’行業。”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研究員馮立果認為,這兩大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問題:一是這類產業在國有資產中的集中度較高且比例較大,使得市場機制調節作用在這類行業中很難體現出來;二是由于這類行業規模較大使得行業退出也比較困難;三是這類行業在市場環境中仍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如進口煤炭關稅低、出口煤炭關稅高等問題;四是行業間的合并重組比較困難,致使大量“僵尸企業”順勢而生。
馮立果指出,解決煤炭、鋼鐵領域的發展問題可以從以下幾種途徑進行解決。首先,要逐步平衡市場環境在公平競爭中的政策措施。其次,應加大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包括民間資本、外資資本等;再者,利用行業危機的倒逼機制,重啟企業破產退出機制,同時推進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業內分析師表示,由于煤炭、鋼鐵等企業多為國有企業,都經歷了高速的發展階段,截至目前,這類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總市值約為43萬億元。如果這類行業能在資本市場上通過并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方式活躍起來,至少能撬動1萬億元的并購規模。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