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低迷,而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的熱度前所未有。美國咨詢公司榮鼎集團的一項新分析顯示,去年中國公司海外交易額高達610億美元。這比2014年上升16%,是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而且,這些企業不再像以往那樣全是追逐石油和銅等自然資源。
1月12日,大連萬達集團以約35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公司,讓董事長王健林實現了成為全球電影大亨的夢想。同一天,中國某網絡游戲公司以約9300萬美元收購美國同性戀社交網絡Grindr的多數股份。不過,本周最有意思的中國對外收購可能是一國有化工企業收購一家沒有名氣的德國機械制造企業克勞斯瑪菲集團。該公司制造加工橡膠和塑料的機械,中國化工以約10億美元買下了它。
為什么中國企業現在如此熱衷于走向國外?有專家懷疑企業老總害怕卷入當前中國的反腐風波,所以要把資產放到國外。但是,把資金轉移出中國,有比這更容易、也更低調的方式。況且,一些進行海外收購的公司,比如中國化工,本身就是國有的。還有人認為中國大陸投資機會枯竭。但是,即便中國的增長率只有5%-6%,而非公布的約7%,仍然強于中國企業進行收購的富國。
中國公司接連收購主要為了獲得其所缺的品牌、技術和人才,以利用將來國內增長的機會。這本身不是新鮮事;現在不一樣的是他們頗受歡迎。以往,大陸公司大量購進資源企業,引起所在國的反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克勞斯·梅耶說,今天走向全球的中國企業更有經驗,也不太插手他們收購的企業。
一些富國的公司現在可能覺得,讓中國人當老板比受到西方股市條條框框的限制或私募股本公司的干涉,更有吸引力。來自中國的掠奪者比家門口的野蠻人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