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經濟每40~60年發生周期性變化規律,目前全球經濟正處在新舊周期交替之際。日前,在2015年(第三屆)礦業投資經驗交流會上,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礦產研究室主任閆衛東認為,全球礦業伴隨著世界經濟呈現的周期性,不斷地演繹從繁榮-衰退-蕭條-復蘇的循環變化。如今,經過三年的快速衰退,全球礦業將逐漸觸底,步入蕭條期,礦業項目從選區、調查、勘探、可研到建設生產至少在三年至五年以上,因此不可能在礦業頂峰時才去投資。
海外礦業投資項目攀升
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振華指出,當前全球礦業受到的巨大沖擊,導致大宗商品及主要礦產品價格呈現高位下行趨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能過剩、價格下跌、投資趨冷,礦業融資十分困難。
實際上,從2013年起,全球礦業和能源業均較低迷,由于中國市場對礦業和能源需求旺盛,中國企業經濟實力雄厚而逆勢擴張,參與多起能源類跨國并購,令不少國外機構寄希望于中國“救市”。如今,全球礦業市場低迷,礦產價值偏低,已有許多成熟礦業項目由于資金缺乏而停止。同時,歐洲銀行銀根收緊,在歐洲已造成很多固定資產豐富而流動資金少的“窮”富人,這對中國大型國企而言,是兼并投資的最好機會。
香港國際礦業協會會長孫鐵民認為,由于“一帶一路”帶來巨大投資機遇和投資熱情、絲路基金提供投融資支持、亞投行助力區域投資、政府鼓勵“走出去”力度加強等原因,中國海外礦業投資項目數大幅攀升,海外礦業投資金額迅猛增長,中國海外礦業投資企業逐年增多。但由于海外礦業投資專業性強、門檻高,傳統海外礦業投資額度大,中小投資人很難參與。而且,中國企業對海外礦業項目、公司、法律制度等沒有充分了解,缺乏海外礦業項目投資并購經驗,直接投資容易導致巨大損失。
海外礦業投資形式多樣化
根據香港國際礦業協會和海外礦投網的統計:2015年,中國海外投資形式以企業直接投資為主,包括100%擁有、控股形式、參股形式,共宣布和完成海外能源和礦產資源投資項目總計到達112宗,涉及投資總額222.34億美元。其中,投資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有32宗;宣布合作項目58宗,宣布投資額162.08億美元;完成投資項目54宗,占宣布和完成投資總數的48.21%;完成投資額60.26億美元,占宣布和完成投資總額的27.10%;四家中國礦產資源公司宣布或完成海外上市,而宣布失敗或撤銷項目10宗,涉及投資金額3.72億美元。
2015年,中資宣布和完成海外固體礦產資源投資項目85宗,同比增長25%;宣布和完成海外固體礦產資源投資項目投資總額達177.48億美元,同比下降37.25%。其中完成21宗,同比增長43.33%。宣布和完成對黃金的投資項目數最多,宣布和完成對煤炭的投資金額最大,而完成投資項目數最多的是黃金和鉀,完成投資額最高的為銅。
2015年,中資宣布和完成海外油氣資源投資項目共27宗,而2014年宣布和完成海外油氣資源投資項目41宗,同比減少34.14%;宣布和完成油氣資源投資總額為80.40億美元,同比下降54.33%;完成投資11宗,而2014年則有11宗油氣投資項目完成;完成海外油氣資源投資金額22.97億美元,同比2014年完成71.66億美元,有大幅下滑。而中資宣布和完成海外有色金屬和貴金屬投資項目合計44宗,占比達到39.28%。
海外礦業投資地和礦種多
孫鐵民介紹,2015年中資宣布和完成海外礦業投資項目數較2014年減少1.75%、宣布和完成投資總額同比下降52.37%、完成投資項目數同比略有增加,完成投資金額則同比下降67.45%。中資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項目數最活躍的礦種依次為油氣、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黑色金屬、煤炭、稀有稀土金屬、新能源、寶石。其中,油氣27宗、有色金屬25宗、貴金屬19宗,宣布和完成投資總額由大到小依次為有色金屬、油氣、煤炭。
2015年,中國投資海外礦業目的地中,大洋洲依舊是中資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熱點洲之一,共宣布和完成投資37宗,同比增長15.6%。宣布和完成在亞洲的能源和礦產投資項目數達到了34宗,同比增長70%,是中資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項目數同比增幅最大的地區。宣布和完成在大洋洲、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能源和礦產投資總額大約10億美元。宣布完成投資項目較為集中的國家有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孫鐵民表示,2015年中國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者中,民營企業占70%以上,在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活動中表現非常活躍。其中,紫金礦業共宣布7宗海外礦產投資項目,完成6宗,成為2015年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最活躍的企業;洲際油氣和正威國際分別宣布4宗和3宗海外油氣投資項目,成為2015年宣布和完成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項目數最多的民營企業;中國神華宣布40億元競購力拓煤炭業務,成為2015年宣布和完成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金額最高的企業;中國石化10.9億美元收購哈薩克石油資產,成為2015年完成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額最高的企業。
對外礦業投資仍將快速增長
孫鐵民認為,2015年中國公司開始并購上市公司少數股份,紫金礦業起到了帶頭表率作用。同時,中國并購以上市公司為主,其中銅的投資成為熱點。由于中國海外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仍然偏低,中國對外投資在未來仍將快速增長。
因此,中資海外能源和礦產投資現狀及發展趨勢主要有:一是央企完成了大型和超大型并購項目,民營企業從數量上超過國有企業成為海外礦業投資的主力軍。二是國內A股市場成為中國走向海外的一個主要資金提供市場。三是“一帶一路”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和投資熱情。四是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成為海外礦業投資的新動力。五是除在A股和香港上市的271家上市礦業公司外,中資投資的海外上市礦業數已經達到220多家,占海外上市公司總數2702家的8%左右,投資的公司以勘探類型小型礦業公司為主。
孫鐵民建議,中國應當利用現在的極低海外礦業市場周期,學會西方的“剪羊毛”技術,為今后十年中國經濟儲備礦產資源。因此,需要客觀評價中國海外投資成果,并看到海外華人在并購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投資后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