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西太原舉辦的采礦行業“5G+工業互聯網”現場工作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我國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國家之一,5G技術、產業、應用均邁入了無人區,特別是面向工業。 結合自身發展的迫切內生需求,礦山企業與通信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培育了一批“5G+工業互聯網”的典型應用場景,涌現出許多優秀應用案例。目前,采礦業已成為“5G+工業互聯網”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
本次現場工作會議發布了礦業“5G+工業互聯網”案例集等突出成果,匯編了43個國內礦業龍頭企業應用案例,展示了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礦業的應用前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中興等企業展示了“5G+工業互聯網”的最新實踐。
據了解,目前,“5G+工業互聯網”在采礦行業的應用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5G新技術可以支持井下工作面遠程監控,有助于井下自然災害預防和人員管理;二是5G技術有助于礦山設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井下開采效率;三是5G技術助力實現井下作業的少人化、無人化,有效緩解招工難問題;四是5G技術高效支撐井下綜采設備的遠程操控,實現“機進人退”。
會議指出,5G是礦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剛需”,是解決當前礦業企業發展痛苦和困難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是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礦業開采、經營和管理模式的“法寶”,5G+工業互聯網在礦業應用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劉烈宏在現場會總結講話中指出,采礦業“5G+工業互聯網”后續發展,要夯實網絡基礎,優化網絡部署,有序推進地面行政通信網、5G無線通信網、井下調度通信網、數據通信網等網絡基礎設施的融合部署,按照安全要求實現井上井下網絡互聯互通。要加強產業支撐,加快標準制定,面對特殊的地下環境和安全要求,加快開發防爆5G基站、網關智能終端等產品,加強產品供應。要進一步豐富應用場景,探索商業模式,培育行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公共服務平臺,降低中小企業業務門檻,推動“5G+工業互聯網”深入生產制造等關鍵環節,推動更多行業“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此外,還要優化生態環境,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礦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制造企業、科研院所等產業各方要積極下場參賽,共筑良好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