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用“制造精神”引領“中國制造”

時間:2015-11-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秉持技術報國的理想信念,激發制造強國的匠心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進一步弘揚與鑄就中國民族工業應有的“制造精神”——吃苦、敬業、鉆研、創新和奉獻,予以引領和強力推動。

強大的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強盛的基石。今年上半年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作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順勢而為、蓄勢而發,令人鼓舞。抓住機遇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數以億萬計的各類制造業人才是關鍵,而精神是統領。“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迫切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切實舉措,凝魂聚氣、凝心聚力,激發推動國家發展車輪滾滾向前的精神動力。

當前,“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將是工業2.0、3.0和4.0并行共進的局面,由制造向創造轉型的戰略實踐亟須內外兼修。放眼世界,由守時守法、尊重權威、嚴謹認真、注重質量等精神品格所支撐的德國制造業,能夠成為整個國家成功抵御金融危機的堅實依托。日本和瑞士等國制造業的匠心精神也使得其工業制造享譽全球。“中國制造”要實現彎道超越和自我突破,在根本上要依靠由億萬人構成的勞動者隊伍及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的精神氣度,這就格外需要精神的統攝和引領,激發民族制造的內在精神動力,凝成一股革故鼎新的時代風貌,形成一種崇尚精良制造的國風、國韻與國魂。

秉持技術報國的理想信念,激發制造強國的匠心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進一步弘揚與鑄就中國民族工業應有的“制造精神”——吃苦、敬業、鉆研、創新和奉獻,予以引領和強力推動。

要有吃苦精神。制造強國的實現需要每一個制造人品格堅韌,肯于吃苦,樂于接受苦差事、承擔苦任務,要求每一個肩負“中國制造”使命的人,有艱苦奮斗的本色,任勞任怨。要有敬業精神。敬業要求每一個肩負制造使命的人,有對事業孜孜不倦和鍥而不舍的追求,有對制造崗位和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對工作全身心投入和一絲不茍,對每個環節、每件產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要有鉆研精神。鉆研精神是一種追求極致的專業態度,需要每一個制造人對完美追求的匠心獨具,享受工作中的內心寧靜,對產品的品質精益求精,廢寢忘食、潛心深鉆,把品牌做成信仰、讓智慧發揮到極致,力求成為行家里手。要有創新精神。

每一個肩負“中國制造”使命的人,要有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大無畏精神,敢于在工作中拋棄舊思想舊事物,敢于創立新思想新事物,根據實際需要或新情況,不斷進行革新,科學探究和靈活解決問題,不墨守成規。要有奉獻精神。每一個肩負“中國制造”使命的人,要有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集體榮譽感,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局意識,肯于和樂于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付出辛勞、智慧和汗水,盡心竭力。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