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5萬億元產業基金布局“中國制造2025” 智能制造將投千億

時間:2015-10-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未來十年,圍繞“中國制造2025”所部署的產業基金將達到5萬億元,而另有上千億元的科研基金將投入智能制造工程的研究中。

有些熱得發燙的“中國制造2025”概念,又將添上一把新火。

10月28日,在上海舉辦浦江創新論壇工業互聯網產業論壇期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楊海成透露,未來十年,圍繞“中國制造2025”所部署的產業基金將達到5萬億元,而另有上千億元的科研基金將投入智能制造工程的研究中。

楊海成表示,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規模產業和科研基金投入,將為制造業提供強大的動力和資源,促進其高速發展。今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作為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張延川稱,“中國制造2025”目前已發布了具體的技術路線圖,將重點關注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九大任務,并正在制定專項實施方案。而在編制階段的政府“十三五”規劃,將為“中國制造2025”落實相應的推進基金,以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

張延川表示,這些制造業推進基金將包括幾種形式,其中之一是設置某一領域的專項引導性基金,另外還包括采用PPP(公共私營合作制)模式,鼓勵社會各方參與到與制造業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器研究院院長徐洪海,在最近走訪過不少企業后表示,對于“中國制造2025”,部分企業家在思考的問題是,這一概念應該如何與企業相結合,為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實現產品升級提供幫助。徐洪海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更加務實地借助“中國制造2025”所囊括的概念,解決每個行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今年“中國制造2025”提出前,工業4.0、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等舶來概念已經為業界所熟悉,而這些希望顛覆傳統制造業的設想,共同之處在于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制造業的產品設計,是首當其沖發生改變的。工業互聯網聯盟理事長周思哲(JosephSalvo)認為,通用電氣(下稱GE)的發動機研發案例值得借鑒。

傳統的工業產品研發模式緩慢而代價高昂,以航空發動機著稱的GE曾嘗試改變這一模式,它通過互聯網向全球征集一款噴氣式發動機的支架設計方案,希望能夠盡可能地降低其制造成本。這一提議收到了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件設計,而經過此后的試驗證明,其中最佳的一款解決方案,可以把用于該零部件制作的材料減少85%。

而類似的案例也發生在國內家電消費領域。海爾家電產業集團智能制造自動化總監孫明在論壇上介紹稱,借助一款名為“眾創匯”的平臺,海爾向消費者開放了設計資源,讓他們也可以參與到家電產品的設計中,以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定制,改變此前單一家電型號批量生產的歷史。

除了產品設計,制造業的服務化轉型,也是正在發生的改變之一。在上海三菱電梯公司已經投放市場的55萬臺電梯中,已有4萬臺納入了其建立的物聯網管理體系中。該公司總工程師阮為民介紹稱,由于使用環境不同,每臺電梯的運行狀況往往有很大差別,而這套體系通過遠程采集數據的手段,幫助對每臺電梯制定有針對性的保養計劃,以改善電梯的維護和保養質量。

對于這些納入管理的電梯,后臺將收集其運行次數、運行距離等數據,并通過對過往零部件損耗情況的分析,精確預判什么時候需要為電梯更換新的零部件,而不至于等到發生故障時再進行維修。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