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在提升中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智能制造裝備業占據越來越突出的地位。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010)中明確了智能制造裝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中的重點發展方向。2012年,發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重點發展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今年5月,中國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正式出爐,明確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列為重點突破的十大領域之一。
掌握著運動控制及機器人產品在控制、驅動、本體設計等關鍵領域自主核心技術的新時達,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豪擲10億布局產業鏈
繼去年初以6億元全資收購深圳眾為興后,新時達又有新動作。日前,新時達發布公告稱,擬以8.6億元收購會通科技100%股份,以1.40億元收購曉奧享榮剩余49%股權。交易完成后,會通科技和曉奧享榮都將成為新時達的全資控股公司。
此前,公司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已經涉足運動控制系統、機器人本體業務,在機器人電氣核心部件及本體上擁有自主創新優勢,但在機器人系統集成和伺服驅動系統市場推廣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收購完成后,新時達健全了業務體系,貫通了智能裝備制造領域,實現了公司運動控制及機器人業務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完整產業鏈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會通科技是國內規模領先的專業從事伺服驅動系統及其他運動控制類設備銷售及服務的渠道代理商,也是日本松下伺服驅動系統產品的全球最大渠道代理商。2014年日本松下伺服驅動系統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據首位。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裝備、包裝、印刷、輕工機械、金屬加工等自動化設備以及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領域,是制造業實現“工廠自動化、智能化”的重要運動控制類部件。
曉奧享榮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領域,是國內領先的汽車智能化柔性焊接生產線制造商。在產品的數字化仿真設計、柔性制造、模塊化方面沉淀了豐富的經驗與技術,為包括一汽轎車、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力帆股份、吉利汽車、廣汽三菱等汽車整車廠商、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機器人柔性生產線。完成運動控制及機器人產業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貫通,將有利于加快新時達成為智能制造領域領先企業的步伐。
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交易對方承諾,會通科技2015年、2016年、2017年實現的歸屬于會通科技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合并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550萬元、8450萬元、9450萬元。曉奧享榮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實現的歸屬于曉奧享榮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合并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700萬元、2400萬元、3200萬元、4000萬元。
緊抓制造業升級新機遇
工業4.0的核心驅動是工業自動化,旨在助益工業與生活的扁平化融合:繼上一個電子信息化3.0之后,全球正日益融入網絡化的時代,其中網絡互聯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滲透,正加速新一代以智能制造為引領的工業自動化技術的革新。機器人是工業自動化控制的最高端產品之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控制、驅動、執行一體化產品。
據統計,2013年中國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是23臺,全球平均水平是58臺,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40%。近10年來機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勞動力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前者的比價優勢越發突出。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每年新增裝機數量超30%,全球同期在10%。2013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實現銷售額109億元,同比增長31.3%,銷量約37000臺,其中國產份額占比1/4。
基于自身在運動控制和驅動領域的研究成果,新時達在鞏固并不斷拓展電梯控制類產品、節能與工業傳動類產品業務的同時,以工業機器人及運動控制類產品業務和電梯物聯網業務作為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工業機器人是運動控制技術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已成為工業機器人全球最大市場,全年銷售5.6萬臺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焊接機器人、碼垛機器人、噴涂機器人、裝配機器人以及搬運機器人等已被大量采用。智能工廠建設的核心是機器人系統集成的工程應用。在應用領域方面,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消費市場集中在汽車行業,其次為電子消費行業和金屬加工行業。
在運動控制及機器人產品業務方面,新時達將緊緊把握住由智能制造2025浪潮引發的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市場需求井噴的歷史性機遇,不斷完善已有的運動控制及機器人產品系列。打造出運動控制及機器人業務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完整產業鏈。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