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全球首個電機智能互聯工廠——海爾·斐雪派克電器電機智能互聯工廠在黃島海爾工業園開工生產。至此,海爾互聯工廠的數量增加至7個,海爾集團在構建智能制造新生態上又落下重要一子。
海爾·斐雪派克電器電機智能互聯工廠
順應全球新工業革命以及互聯網時代的潮流,而立之年的海爾正在探索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在海爾看來,互聯工廠不只是工廠的概念,而是打造生生不息的生態系統,通過互聯使用戶獲得最佳體驗,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更好地實現企業價值。
再造生態
今年8月,海爾推出行業首個透明工廠,以網絡播報的形式將海爾透明工廠展現在全球觀眾面前,讓非海爾用戶也可以監控到“海爾制造”的實時場景。
之所以“底氣”這么足,源于海爾對自身智能制造水平的自信。早在2005年,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就提出要將傳統大規模制造變成大規模定制。2008年,海爾對整個企業的產品設計和制造體系進行了模塊化改造,同時在虛擬設計、實體制造方面進行系統建設。2012年,海爾開始探索互聯工廠。從一個工序的無人,到一個車間的無人,再到整個工廠的自動化,最后再到整個互聯工廠,海爾在探索和試錯中引領著中國制造業轉型的方向。
海爾集團輪值總裁梁海山認為,海爾的制造轉型最終要建立起互聯工廠生態系統,從用戶創意交互定制開始,到研發、模塊化采購、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服務,再到用戶使用,以及產品的不斷迭代,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最佳體驗。“通過海爾互聯工廠,用戶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通過移動終端隨時定制產品,參與定制全流程,實現可視化。”梁海山說。
目前,海爾已經實現40多條智能無人互聯線體,實現700多個工序的自動化升級。互聯工廠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整體提升大于30%,產品開發周期縮短一半,產品滿意度提高30%。憑借定制平臺,海爾智能家電等銷量累計超過100萬臺(套),收入實現10倍速增長。
人人創客
互聯工廠要落地,首先從顛覆觀念和組織開始。當前,用戶需求以及產品逐漸趨向多樣化、個性化和碎片化,給傳統制造帶來了嚴峻挑戰。“我們不要悲觀,覺得品牌不如人家,也不要認為自己現在已經做得很好,這是一個不斷探索試錯的過程。”在梁海山看來,現在中國制造和日歐美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應抓住機遇,不能簡單跟隨別人。海爾一直倡導主動創新的文化,人人都要成為創客,敢于打破傳統的模式體系,勇于試錯、主動創新。
在海爾,人人都是創客。2005年以來,海爾就開始了“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探索。目前,海爾正在從傳統企業組織轉型為開放的創業孵化平臺。平臺上不僅有海爾內部的員工,還有來自社會上的創業者。如今,在海爾平臺上已孵化出2000多個創客小微。雷神游戲本、水盒子……一個個“爆款”的誕生,都出自創客小微之手。在不久前舉行的2015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上,海爾內部孵化的創業小微“雷神”和“iseemini”分別獲得了金獎和銅獎。
對內打破組織,對外則推倒圍墻。“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這是海爾開放創新的核心理念。在傳統企業中,企業位于用戶和合作伙伴中間,用戶與合作伙伴的交互行為都要經過企業這一步。而海爾的開放創新平臺則拆掉了這堵墻,讓用戶和合作伙伴在平臺上零距離交互,企業變成提供交互場所的平臺。
在2013年10月正式上線的海爾HOPE平臺上,全球用戶可以和合作伙伴自由交互、聚合,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不同的交互圈子,如空氣圈、食品圈等,進而實現創新項目的快速轉化和孵化。目前,在HOPE平臺能夠觸及的一流資源有200萬個以上,注冊的資源用戶超過10萬。
眾創定制
如果僅僅是機器換人,在海爾看來,這并非互聯工廠。互聯工廠要的不僅是高效率,更要高精度——為誰生產?海爾正在做的,就是怎樣更好地在互聯工廠中實現用戶個性化需求。
眾創定制是一種方式。海爾可以利用用戶圈的交互,將用戶碎片化需求整合成比較集中的型號。以海爾天鉑空調為例,這款圓形空調的創意最初來自一名網上用戶的靈感。在用戶提出創意后,30多名發燒友和他一起設計方案,并在網上得到1700多名用戶的建議和支持,經過不斷修改和調整,最后這一方案進入到海爾開放平臺上,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供應商等在內的一流外部資源,實現了對傳統產品的徹底顛覆。該產品在上市前就已經有近萬名用戶預約、咨詢,上市后更是受到消費者追捧。
用戶還可以個性定制。“我想把我的照片放在洗衣機上”“我的冰箱從下單到生產一直到送貨,能夠做到可視嗎?”這些問題,在海爾的互聯工廠都能解決。今年3月,全球首臺用戶定制空調在海爾鄭州互聯工廠下線。用戶可以登錄海爾用戶交互定制平臺“眾創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空調的顏色、款式、性能等來定制專屬空調。提交訂單后,信息可以實時傳到工廠,智能制造系統自動排產,將信息自動傳遞給各個工序生產線及所有模塊商、物流商,海爾生產線可以同時兼容不同模塊同時生產。用戶通過手機終端可以實時獲取整個訂單的生產情況。
目前,鄭州互聯工廠已實現用戶交互可視、訂單可視等10個互聯工廠關鍵能力節點。用戶還能對產品直接評價或提出意見。在互聯工廠,用戶不僅僅是產品的“消費者”,更是產品的“創造者”,一個“人人自造”的時代正在到來。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