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全球企業迎來了裁員大潮,宣示著全球經濟下行到相當的程度。銀行、IT、媒體…全殃及到了。目前經濟發展已經步入寒冬時節,不少企業開始裁員或是重組。
寒冬將至,受凍的不光是中小型企業,本站整理了部分涉及裁員的知名企業名單,感受一下
富士康裁員5萬人
漢能裁員2000人
海爾裁員2.6萬人!
松下裁員1300人
高通裁員4500人
微軟裁員10100人
聯想控股裁員3200人
HTC裁員2000人
惠普裁員5000人
IBM裁員11.8萬人
同時,這股裁員風潮波及到了制造業,眾多企業紛紛進行調整,以期走出困境。從這些制造企業的裁員來看,主要解決途徑有兩方面。
節約成本,提高現金流
以ABB為例,9月9日,ABB集團發布了“新階段”戰略的第二期部署。該部署旨在通過對業務部門進行重組,并通過整合后的電力及自動化業務,以更佳、更集中的方式實現更多客戶價值,從而提高盈利性有機增長。該公司部署將在白領生產效率領域推進節約成本10億美元,提高現金流20億美元,并更加積極地開展創造價值的收購項目。
補“長板”削“短板”
以西門子為例,近年,西門子股份公司對外發布“2020公司愿景”,涉及公司眾多重大戰略調整。在2020公司愿景中指出,西門子股份公司未來將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在這些價值鏈上,西門子確定了自身最具長期潛力的若干增長領域。公司正在資源配置上向這些增長領域傾斜,并就此方向宣布了切實舉措。與此同時,西門子正在實現更加扁平的組織架構,增強客戶導向。
反觀國內,制造業領域正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關鍵歷史時期。中國企業應該如何避開裁員大潮,讓企業獲得穩健良性的發展呢?
本站觀點:
企業或許從以下幾點著手:
1.重新挖掘比較成本優勢
新一輪工業革命將徹底改變生產模式和組織形式,生產成本將大幅減少,生產模式將大幅轉變。也就是說,新一輪工業革命不再偏重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廉價的工業用地等資源所構成的比較成本優勢,對國家間比較優勢格局會產生較大變化。
2.提升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
“工業4.0”時代,平臺型企業、網絡化組織、開放式創新、大規模定制、社會化生產等行為將更加普遍。這些變化都要求適時、適度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對我國相對薄弱的制度創新和管理變革能力構成現實性的挑戰。
3.把握機遇探索轉型升級之道
在互聯網、大數據等已經成為社會通用基礎設施的背景下,企業要用互聯網思維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潛心學習如何轉型以及如何創造價值,為企業突破困局打下堅實基礎。
4.構建質控管理體系重振品牌聲譽
從長遠來看,企業決策者需要轉變低成本研發和生產運營的價值觀念,進一步提高行業競爭門檻,嚴把市場信譽和產品質量關,重構品牌形象,提高研發成本換取市場空間。
最后要提的是,裁員對于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在大環境逼迫下的非常之舉,對于企業來說,只有裁員才能精簡人事,通過壓縮人力成本來熬過難關,減輕一些負擔才能更好“輕裝上陣”。但認識其規律、規則與發展趨勢要有充分準備。從管理層的角度來看,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提升經濟的穩健發展是其重要之責。但可以肯定地說,在經濟競爭中自然會有起伏、淘汰,企業裁員現象是一個社會的正常行為,但超越了一定的度,則應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警惕,需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引導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