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內首個“互聯網+”博覽會——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博覽會10日在廣東佛山市啟幕,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計劃通過3-5年的努力,逐步把該博覽會打造為國際上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應用展示平臺,將佛山打造成為全球“互聯網+”中心之一。
此次博覽會上,境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領銜眾互聯網公司參展,展示其最新產品與技術。全部共有456家單位參展交易,參展總面積約3.1萬平方米。按照不同專業領域,設置智能制造、前沿技術、大眾創業、智慧商貿物流、互聯網金融、智慧城市、跨境電子商貿與進出口、智能家居生活、機器人九大展區,以及國通跨境商品保稅分會場。
舉辦全國首個“互聯網+”博覽會是佛山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今年5月底,佛山正式發布了《佛山市“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17年,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互聯網+”新技術及新模式和理念在佛山經濟社會全面普及應用,將佛山發展成為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的試驗區,成為全球“互聯網+”中心之一。作為行動計劃推進實施的一項保障,佛山將設立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的“互聯網+”產業引導基金,用于支持“互聯網+”戰略落地。
“互聯網+”成為佛山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必要選擇之一。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佛山,是中國著名的制造業基地。2014年,佛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03.28億元人民幣,在全國地級城市中位列第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810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五。佛山市機械裝備、有色金屬、家用電器、紡織服裝、陶瓷建材、塑料制品六大傳統優勢產業,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5%以上。
“但發展至今,依靠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亟須通過‘互聯網+’應用,實現生產模式、銷售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劉悅倫說,“互聯網+”正逐步變革傳統制造業標準化、大批量、固定化生產方式,朝個性化、小批量、柔性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這將有力提升佛山傳統優勢產業生產效率、利潤率水平和市場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