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互聯網+智能硬件,推動創新創業的新引擎”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從研討會上獲悉,工信部將制定《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簡稱《計劃》),以促進我國智能硬件創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8月14日消息,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表示,“互聯網+智能硬件”已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集成電路與軟件研究部主任李婷在研討會上說,目前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從創新層面看,智能硬件產品創新門檻高,創新資源尚未充分釋放。在技術層面,底層軟硬件和共性關鍵技術薄弱,產品同質化嚴重;在標準方面,標準和應用規范缺失,行業推廣普及任重道遠;在服務方面,公共服務平臺不健全,政策環境與創新快速迭代不匹配;在生態方面,產業生態碎片化,互聯互通問題抑制市場規模效應的發揮。李婷建議,我國應強化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加速產品創新迭代。“通過構建公共創新服務平臺體系,聚合行業資源支撐高效創新發展。同時通過整合企業、科研院所技術力量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的研究,支撐技術應用創新。通過培引人工智能骨干企業和創新團隊,引領帶動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運作。”
刁石京表示,“為了更好地構建“互聯網+”的發展和創業創新環境,后續工信部將出臺“智能硬件行動計劃”等相關促進措施。”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預測,到2020年,從大眾市場的水平層面看,我國消費類智能硬件產值可達萬億水平;從行業應用的垂直層面看,智能硬件將為各行業提供約3萬億水平的發展紅利。
伴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制造業的自動化升級步伐不斷提速,制造商、服務商、用戶通過網絡平臺互動,智能硬件產業鏈的投資機會越來越明顯。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