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投資貿易洽談會將舉辦

時間:2015-08-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8月22日,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投資貿易洽談會即將在珠海盛大舉行。這是廣東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珠西城市裝備制造產業的重要“競技場”。

8月22日,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投資貿易洽談會即將在珠海盛大舉行。這是廣東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珠西城市裝備制造產業的重要“競技場”。

裝備制造業被稱為國之重器、工業之母、產業脊梁,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發展內容。歷經30余年改革開放,包含中山在內的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已發展成為廣東重要的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去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啟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當前,中山也正計劃以先進裝備制造業提升“中山造”水平,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新增長極。

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六市一區”里,中山盡管地域面積不大,卻擁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729家,已創造出2000億元的年產值。今年上半年,中山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更居珠江西岸六市一區第一位。

在全省重點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大背景下,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中山調研時指出,中山發展裝備制造業要走“高精尖”的路子,不能一味比大、比重。對此,中山正圍繞發展“高精尖”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定位,聚焦智能制造裝備、光學裝備等六大方向,以先進裝備制造業提升“中山造”,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新增長極。

產值超億元裝備制造企業達217家

2008年剛落戶橫門灘外,當廣新海事重工在動工基地打下第一根樁子的時候,這里還只是珠江口西岸一片荒蕪的灘涂,周邊也無多少從事裝備制造業的“鄰居”。而隨著岸線資源優勢的凸顯,中船中山基地、中舟海洋科技等8個大型相關產業項目相繼在周邊落戶,中山船舶制造基地、廣新海事重工也逐漸成長為目前年產值達12億的現代化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

作為廣東省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中山近年聚焦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新增長極。除了擁有明陽風電、長青集團等老牌裝備制造業龍頭之外,江龍船舶、中澤重工也在近年來陸續落戶中山。

廣東省今年2月出臺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中,提出力爭到2020年,將包含中山在內的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建設成中國內地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認為,中山要以先進裝備制造業提升“中山造”,堅持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并重,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新增長極,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山共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729家。其中,2014年產值超億元裝備制造企業217家,包括2家百億企業,6家50億元—100億元企業,6家20億元—50億元企業,24家10億元—20億元企業,33家5億元—10億元。

今年上半年,中山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99.57億元,同比增長13.5%,高出全市規上工業平均增速5.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完成投資51.25億元,增長70.4%,高出工業投資增速1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27.88億元,增長198.1%。中山市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和投資增速分別居珠西岸六市一區第1位與第2位。

今年已與150余家國內龍頭企業對接

中山資源稟賦并不充裕,如果一味地跟其他城市在重型、大型裝備制造業上“較量”,并非中山所長。

今年4月,省委書記胡春華在調研中山時,也為中山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山要走高精尖的路子,要‘輕’一點,像瑞士精密制造那樣。不要一味跟人比大,要比高、比精、比尖。”

按照胡春華書記的指示精神以及《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中山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圍繞發展“高精尖”的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定位,聚焦智能制造裝備、衛星應用及物聯網裝備、風電太陽能光伏和節能環保等新能源裝備、光電裝備、健康醫療器械、高端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六大方向,優先發展工作母機類企業,重點扶持有核心技術、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高端裝備制造業。

圍繞發展“高精尖”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定位,按照“系統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的招商要求,中山今年先后赴深圳、北京、武漢開展系列“靶向招商”活動。其中對深圳市的招商重點是機器人、光電裝備和醫療器械裝備;對北京市的招商重點是北斗導航和物聯網裝備、電子信息裝備;對武漢市的招商重點是光電裝備、智能制造裝備。

通過一系列招商活動,今年中山已經成功與國內150多家智能制造裝備龍頭企業進行了對接交流,與5個行業協會建立了更緊密合作關系,50多家企業先后到中山市考察。億陽信通、明匠智造、康芝科技、宏銳星通等7個項目已成功簽約落戶中山市,太陽能柔性薄膜、3D打印金屬粉末設備、新能源動力汽車等12個項目已達成合作意向。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作母機”產值增12.6%

6月27日下午,位于南頭鎮松德職能裝備的工廠內,8名工人正忙著把一臺幾十米長的電子軸歐版印刷機裝車,準備運往浙江的一家印刷企業。該機器是松德根據客戶需求,花了4個月研發制造的龍頭產品,一分鐘印刷長度可達300米,是傳統機器的2—3倍。憑借業內領先的“工作母機”研發技術,智慧松德已經占據凹版印刷領域約80%的市場份額。

發展“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建設工作的突破口。而中山作為全省規模以上“工作母機”制造企業擁有量前五城市之一,“工作母機”的發展也是該市裝備制造業優先發展的重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便曾在多個場合上指出,中山要高度重視、深刻認識發展“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的重要意義,各鎮區要對“工作母機”類項目“高看一眼、厚愛三分”。

據了解,中山全市經省認定的工作母機企業120家,其中85家為省骨干母機企業,骨干企業數量和產值分別占全省的22.13%、27.46%。明陽風電是全省唯一一家產值超百億的“工作母機”企業,長青集團、中澤重工分別排全省環保設備“工作母機”第一、第二位。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作母機”實現工業產值240.58億元,增長12.6%。

同時,如松德等中山一批“專、精、尖”的“工作母機”制造企業,也在各自的領域中優勢漸顯。中山新諾是世界上“新一代無掩模光刻技術”的領航者,打破外國技術壟斷,成功研發新一代高性能無掩模激光直接成像技術設備。漢唐則研發生產出國內領先的皮秒、飛秒光纖激光器和工業級金屬粉末3D打印機。

發展目標六大產業方向

2017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3000億元,成為珠江西岸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2020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5000億元,培育5家百億元級龍頭領軍企業,50家十億元級重點優勢企業。

智能制造裝備

衛星應用及物聯網裝備

風電太陽能光伏和節能

環保等新能源裝備

光電裝備

健康醫療器械

高端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

平臺規劃

市鎮共建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

近年來,中山進一步完善新區總體規劃與產業規劃,加快建設中瑞(中歐)合作產業園等高端平臺,提速發展先進裝備制造和健康醫藥等優勢產業,迅速掀起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端項目引進兩個熱潮。

目前中山也正在規劃建設“中山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依托板芙鎮河西片區6000多畝可供開發的連片建設用地,按照市、鎮共建的原則,統籌全市力量推進園區開發建設。在全市選擇具有成片土地資源、具備馬上開發利用條件的坦洲鎮、民眾鎮等四個鎮區的工業園區,集中全市之力,建設四個市級產業平臺,作為支持中山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主要載體。

同時,中山還計劃加快建設已有一定基礎的中山臨海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國家火炬中山電梯特色產業基地、北斗物聯網產業基地和國家健康醫藥產業基地四個基地。

政策扶持

將安排一億資金支持“工作母機”發展

中山市財政已經在2015—2017年三年共安排10.5億元,重點支持裝備制造業及技術改造,并準備出臺《關于促進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工作母機企業的發展。

據中山市經信局副局長鄧錦平介紹,新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是“提級”,也就是將受惠面擴大一倍,同時提高補助標準。如首臺套設備補貼標準從最高50%提高到70%、貼息基數由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的70%提高到100%、研發投入補助標準從最高20%提高到30%、中山企業購買本地母機產品補助標準最高可達30%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