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鋼鐵工業統計,2013年中國粗鋼產量7.17億噸,同比增長5.8%.全年粗鋼表觀消費6.72億噸,同比增長3.7%.按統計,到2014年底,我國粗鋼產能約8.65億噸,按調研,粗鋼產能9.7億噸。鋼鐵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業內爭論的焦點在于是過剩度到底有多大。
一、鋼鐵產業現狀概述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2013年中國粗鋼產量7.17億噸,同比增長5.8%.全年粗鋼表觀消費6.72億噸,同比增長3.7%.按統計,到2014年底,我國粗鋼產能約8.65億噸,按調研,粗鋼產能9.7億噸。鋼鐵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業內爭論的焦點在于是過剩度到底有多大。
二、目前國家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面對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2009年出臺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應對危機與振興產業相結合、控制總量與優化布局相結合、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相結合、企業重組與體制創新相結合、內需為主與全球配置相結合。
三、對國家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考國家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概括起來就是:總量控制與淘汰落后。,工信部產業司有關人士表示,“落后產能是個技術判斷,產能過剩是個市場判斷”??梢娍偭靠刂剖鞘袌龅氖拢钦氖拢?,圍繞鋼鐵產能過剩“狼來了”的呼聲不斷,而鋼鐵產能的擴張持續進行,直至今天鋼鐵產能的擴張仍未停止,只是擴張的步伐有所減慢,這期間對“淘汰落后”的恐懼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產能擴張。
目前,國家對落后產能的技術判斷主要體現在生產規模方面。其實,中國鋼鐵產業的最大的隱憂不是巨大的產能和與之相伴的部分落后產能,而是鋼鐵產業工藝方法的結構性失衡。
我國近10年鋼鐵積蓄量增長了近3倍,人均已達5噸,隨著我國增長方式的轉變,特別是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國鋼鐵需求量增長將放緩,在鋼鐵積蓄量達到一定高度后,我國廢鋼產生量將不斷增加,如前述現有長流程工藝吸納廢鋼的能力不會增加,通過獨立的電爐煉鋼短流程將成為必然選擇。
我國所謂的電爐短流程工藝,由于廢鋼短缺,價格較高的影響,加之我國將鋼鐵流程不加區別地歸入限制行業,無法享受優惠電價,使現有電爐短流程工藝企業,如西寧特鋼等企業不得不補建高爐生產鐵水,以降低廢鋼用量,因此我國短流程煉鋼工藝的廢鋼使用率也只有508kg/噸鋼。
雖然我們是鋼鐵大國,但是鋼鐵生產“長”“短”工藝兩條腿出現明顯的一長一短,我國鋼鐵工業是嚴重的蹩腳布局。如果廢鋼爆發式增長的那一天到了,我國現有鋼鐵技術與結構無法消化、吸收爆發式增長的廢鋼,可以預見,屆時又將出現短流程煉鋼技術的引進浪潮。
盡快開展短流程煉鋼技術儲備與產業布局的建議發展我國獨立自主的短流程煉鋼技術已經迫在眉睫,建議從國家層面積極推動短流程煉鋼技術儲備并開始產業布局。
更多資訊請關注冶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