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日本勞動力短缺 政府擬推動日企采用機器人

時間:2015-07-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勞動力不足和經濟增長乏力是日本社會如今面臨的兩大窘境。為化解難題,日本政府推出補貼措施,推動日企采用機器人代替人力。

勞動力不足和經濟增長乏力是日本社會如今面臨的兩大窘境。為化解難題,日本政府推出補貼措施,推動日企采用機器人代替人力。

路透社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日企如今加大資本支出,引入機器人“勞力”,而這也為一些生產自動化器械的廠商帶來商機。

【企業無奈之舉】

日本總務省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人口數量已連續4年呈減少趨勢,人口總數降至約1.27億,創下15年來新低。其中,年滿65歲者占人口總數超過四分之一,老齡化形勢嚴峻。

在這種大背景下,不少日企飽受勞動力短缺之苦。

路透社5日援引食品生產商味之素公司生產線經理海老澤昭彥(音譯)的話報道,公司最近不得不更換有40年之久的流水線,“過去兩三年,我們難以雇到臨時工,尤其是可以上夜班和干重體力活的人,如不投資(引入機器人),我們恐怕撐不下去。”

埼玉縣生產自動售貨機的企業Glory最近引入了19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具備類似于人眼的傳感器和兩只機器臂,每臺740萬日元(約合6萬美元)。

在這家企業工作4年的工人巖太里美(音譯)告訴路透社記者,和機器人配合感覺不錯,“他們不是人,但我感覺就像在和工作效率高的同事搭班”。

【政府政策引導】

為促進中小企業引入機器人提高生產力,日本政府提出將為這些實施革新的中小企業提供總額22億日元(1782萬美元)的補貼。路透社報道,迄今已有85份補貼申請獲批,包括生產自動售貨機企業Glory和一家打算利用機器人生產餃子的連鎖飯店。

另外,日本經濟產業省于本月1日在產業機械科內成立了“機器人政策室”,旨在促進機器人在服務業等領域的應用,振興相關行業。

經產省分管高科技的官員左野九一郎(音譯)說,“鑒于日本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老化是日本長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而機器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

不僅是中小企業,大企業也加入到勞動力“更新換代”的大軍中。日本中央銀行經濟數據部1日公開一份調查顯示,大企業打算本財政年度加速資本支出,其速度達到最近十年之最。“我們看到大企業花更多錢提高工廠生產力或革新設備。”

【技術帶來新商機】

近一段時間,不斷有日本新型機器人面世的消息見諸報端,反映出日企對機器人勞力需求的增大給機器人廠商帶來商機。

日本鳥取縣政府7月1日正式聘請軟銀公司開發的人形機器人“胡椒”擔任“宣傳部長”,在東京一家商店推銷這個西部縣的土特產。“胡椒”號稱全球首款能識別人的情感并與人交流的機器人,上月剛剛開始發售。

松下公司2日宣布,將于9月發售穿戴后可輕松搬舉重物的輔助機械衣。松下認為,在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建筑、農業和護理等行業對機械衣的需求會增加,松下準備向相關產業推銷這種產品,年銷量目標為1000件。

工業機器人生產商法努克公司證實,企業打算投資1300億日元(10.53億美元)建造新工廠,以生產計算機控制系統設備;索尼公司打算本財政年度花費2100億日元(17億美元)提升成像感應器的生產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