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突破瓶頸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

時間:2015-06-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近年來我國煤炭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于成本和技術、產業結構、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約,煤炭利用方式粗放、能效低、污染重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國家能源局前不久對外發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明確了7方面重點任務,提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目標。

雖然近年來我國煤炭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由于成本和技術、產業結構、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約,煤炭利用方式粗放、能效低、污染重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未來一個時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仍將占主導地位。筆者認為,我國必須加快推動能源消費革命,進一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面臨的瓶頸

在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面臨諸多瓶頸。

一是地方政府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認識和輿論引導不到位。社會上普遍認為燃煤就等于污染。為解決大氣污染問題,許多沿海省份出臺了限制工業用煤、推動天然氣使用的政策,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重視不夠,甚至不予批準。有些地區由于天然氣供給不足,以氣代煤政策難以落地。“富煤、貧油、少氣”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全面停止使用燃煤,在全國范圍內大量使用天然氣行不通。

二是工業用煤改造進展緩慢。我國當前的技術水平不足以支撐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煤炭科技創新能力急需加快提升。

三是地方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積極性有待提高。大氣易受天氣影響并且會在不同地域間流動,一個地區治理大氣污染,不僅成本要自己承擔,而且治理效果還受到其他地區空氣質量狀況影響,這導致地方政府對大氣污染治理的積極性較低。

四是大氣污染的環境規制政策不能有效落實。在一些地區,地方政府的利益與污染企業的效益緊密相關,高污染企業往往上繳了較高的稅收。為了追求GDP增長,一些地方政府在大氣污染治理中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大氣污染的環境規制常常不能有效落實。

五是污染者隱瞞排污信息。一些企業以保護商業秘密為借口,拒絕公開相關信息,甚至隱瞞排污信息。

六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和裝備研發的政策扶持不足。新技術、新設備會帶來成本增加,需要出臺相關政策扶持。但是,目前我國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的支持力度較小。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對策與措施

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是解決我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重點。清潔高效利用煤炭,能大幅度減少污染排放,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煤炭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既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我國必須加快培育和發展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和產業,贏得發展的主動權。當前,最重要的是利用新技術解決煤炭清潔燃燒問題,提高熱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燃煤發電的清潔高效。

加大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財政扶持力度。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治理霧霾的主要手段之一。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核心。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新技術開發應加大財政激勵力度。要以強制性的技術標準淘汰落后產能、技術,對新技術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大力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技創新能力。煤炭清潔高效轉化離不開現代煤炭化工技術。它以煤電解、氣化為基礎,以一碳化學為主線,合成各種替代液體燃料及化工產品,如天然氣、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烯烴、精細化學品等。替代問題解決好了,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就會降低。應盡快設立煤炭科技重大創新專項,大力提升煤炭科技創新能力。煤炭并非天生的污染大戶,清潔高效地利用好煤炭,既能維護能源安全,又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完善立法,加大對大氣污染行為處罰力度。按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對一般污染大氣行為罰款不超過5萬元甚至更低,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的企業單位最高也只處罰20萬元。而有的治理污染的設備投入卻要上千萬元。如此大的懸殊,造成一些環境污染者或者企業寧可受罰也不愿意購買污染治理設備。這樣的處罰對環境違法根本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應對違法排污行為予以重罰,改變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現象。

加大大氣污染信息的公開力度,建立大眾參與機制,擴大公眾對大氣環境治理的評議權。企業應當自覺公開與環境影響和企業環境行為有關的信息,不得以保守商業秘密為借口,拒絕公開相關環境信息,自覺接受公眾監督。

逐步淘汰低效窯爐,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國還有數十萬臺落后的工業窯爐,民間取暖爐仍在使用,其燃盡率僅為60%左右,比燃盡率達到98%的煤粉鍋爐低得多,對煤炭的利用效率很低。據統計,我國燃煤工業鍋爐每年消耗原煤約6.4億噸,占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的23.4%,而煙塵排放量為375.2萬噸,占全國煙塵排放量的41.6%。這些鍋爐燃燒了20%的煤炭,卻排放了40%以上的煙塵。因為低效利用,我國每年多消耗約兩億噸煤炭。因此,要堅決淘汰低效窯爐,提高煤的利用效率。

加強行業監管,限制劣質煤的生產和進口,杜絕花錢買污染。劣質煤低價、低熱能、高污染,其粉塵和硫含量分別達到30%、3%,而優質煤僅含10%、0.08%,前者比后者對環境的污染高幾倍、幾十倍。但是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時只把重點放在淘汰小煤窯、并購重組等方面,對劣質煤的進口和生產未動真格。2013年我國共進口煤炭3.27億噸,劣質煤占了1/3左右,相當于花錢買污染。為此,必須加強行業監管,堅決杜絕劣質煤的生產和進口。

加強對重點污染企業的監管。要轉變發展方式,由大量消耗能源資源、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發展,轉變為節能減排的環境友好型發展。對沒有環保手續和達標無望企業,要堅決關、停、并、轉;對于生產過程中偷排污染物的,要予以高額處罰,直至其停產關門。

借鑒歐美經驗,開征環境保護稅。啟動綠色稅收制度,在各類稅種中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開征環境保護稅,刺激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和加強環境管理,取得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盡快健全、完善國家商品煤質量標準體系。盡快制定國家商品煤質量標準,規范煤炭生產、運輸、使用各環節,既限制其進口,也限制國內劣質煤的開采和使用。從煤炭生產、消費、排放的全生命周期和市場消費全過程加強監管。要讓煤炭生產企業向社會提供優質、清潔的商品煤,讓煤炭消費企業主動采用清潔高效利用技術,以控制污染物排放。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