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產業持續升溫 天津布局智能制造產值超千億

時間:2015-06-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將于今年11月底發布。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將于今年11月底發布。

記者發現,被稱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的機器人產業正在持續升溫。6月9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在天津市舉辦。峰會期間,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正式發布“天津市智能制造重大科技專項”。該項目涉及的智能制造產值超過1000億元。

據天津市科委高新技術及產業化處副處長齊鵬介紹,天津將在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和基礎關鍵零部件三個方面推動智能制造實現重點突破,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韓娜告訴記者,“東部發達地區制造業要素供給發生巨大變化,勞動力、土地、資源、能源約束都相繼出現,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和產業變革實現發展,對發展具有要素集約效應的智能制造有迫切的需求。”

多地布局機器人產業

記者獲悉,天津市通過上述科技專項,計劃打造5至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100家“機器換人”示范企業,打造10個以上智能制造特色產業集群,打造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20家,智能制造裝備產值超過1000億元。

此外,天津還計劃3年累計投入1億元經費面向全國從事機器人科研生產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征集智能制造重大科技項目。

齊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裝備制造業是天津的傳統優勢,本次提出的專項行動就是通過科技手段,特別是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支撐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在韓娜看來,東部地區傳統制造業升級的愿望十分迫切,發達地區已經率先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她舉例說,浙江省2012年開始部署“全面推進機器換人”,提出五年實施5000億元機器換人項目。廣東東莞自2014年起每年支出2億元財政資金扶持企業“機器換人”,目前大量的機器人已運用到生產線中。此外,江蘇、上海、廣東、洛陽等地已成立了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須防低端產能過剩

記者發現,截至2014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購或者投資機器人和智能自動項目,相關人士統計中國機器人企業已經超過4000家。但是我國機器人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日前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曾表示,我國九成機器人企業規模在1億元以下。

與我國機器人企業數量快速增長相比,核心技術不足卻成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痛點。據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黃陽華介紹,在日本、德國等國家,機器人水平已經發到第二代、第三代,實現了一些更為智能的功能。例如能夠進行圖形圖像識別,功能更加豐富,甚至實現機器人之間交流。韓娜也說,我國機器人產業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導致國產智能制造裝備價格倒掛,缺乏競爭力。

一方面中小企業眾多,另一方面核心技術不足。業內人士擔心,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是否會陷入高端產能不足而低端產能過剩的誤區?

針對這種狀況,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呂鐵此前表示,“機器人產業發展,應該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應該避免對相關產業介入太深,應采取措施推動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使產業更加高質量、健康地發展。”

對于政府在機器人產業上的作用,韓娜對記者說:“政府要將重點放在重點突破技術、市場培育及扶持方面,要集中資源進行關鍵技術的攻關,如智能儀表、操作系統等,突破發達國家在技術層面的制約,培育和發展國產自主品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