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信部強化綠色監管 汽車業加速駛向綠色制造

時間:2015-06-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汽車行業是綠色制造的重要領域。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具成長潛力的汽車市場之一;另一方面,汽車行業是典型的資源密集型行業。

為了推動提升汽車業綠色制造水平,工信部將發布《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在產品設計、原材料選擇、加工技術工藝等全過程推進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并推行年度發展報告制度,開展綠色評價,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綠色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之一。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告訴記者,中國制造業依然沒有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工信部要大力推行生態設計,從方案設計時就考慮產品制造對環境、資源的影響,從而在原料選擇、生產工藝、綠色消費、有效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統籌考慮綠色發展。

汽車行業是綠色制造的重要領域。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具成長潛力的汽車市場之一;另一方面,汽車行業是典型的資源密集型行業。我國作為汽車制造大國,尚未擺脫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生產汽車每年消耗上千萬噸鋼鐵、上百萬噸塑料,以及大量橡膠、玻璃、紡織品、有色金屬和各種化工產品等。

此外,鉛、汞等有害物質被廣泛應用在汽車鋼材、玻璃等部件中。因此,加強汽車有害物質管理,提高報廢汽車的回收利用率,可以降低成本,緩解汽車行業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降低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畢俊生表示,綠色制造也是提升我國汽車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目前,我國汽車企業已經開始樹立汽車產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質和提高回收利用率的管理理念,并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比如,江淮汽車從車外到車內全面推廣應用綠色環保材料,淘汰取締有污染、有毒害、有異味的汽車生產材料;廣汽豐田在車輛的開發設計階段,就盡力采用可回收材料和便于回收利用的巧妙結構;濰柴集團則建成了高起點、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動機再制造基地。

據調查,我國70%的汽車企業已經開始建立有害物質和回收利用率管理體系,鉛、鎘等有害物質含量的達標率約90%,可回收利用率達90%左右。但行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有害物質使用管理僅相當于歐洲2008年的管理水平,使得我國汽車產品難以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差距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沒有從源頭有效控制有害物質使用,沒有開展易拆解、易回收性設計與綠色選材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畢俊生說。即將發布的《要求》強調了生態設計,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在設計生產階段就采取環境友好的設計方案,確保產品具有良好的可拆解和易拆解性,便于回收利用階段的拆解以及材料的分揀,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效益。

同時,《要求》還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打造綠色供應鏈。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向各級零部件和材料供應商傳遞相關管理要求,在零部件和材料的設計生產階段盡可能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產生量少等有利于環保的材料、技術和工藝,落實材料標識要求,并向下游回收拆解企業通過適當的途徑和方式發布《汽車拆解指導手冊》,說明汽車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和有害物質使用信息,支撐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實現環保、高效、安全、精細拆解。

“工信部將強化綠色監管,開展綠色評價。”畢俊生透露說,汽車生產企業要定期報送有害物質使用及可回收利用率等相關數據和信息,并推行年度信息披露制度,工信部每年將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引導綠色消費,利用市場機制推動企業提高環保水平。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