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在北京開幕。軟博會以“軟件定義世界兩化深度融合”為主題,全面展示了軟件產業對中國“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是國際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一年一度的品牌盛會,記錄了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整體實力不斷攀升、行業影響逐步擴大的發展歷程。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在北京開幕
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
軟博會的舉辦主要有兩大背景:一方面,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長為軟件產業大國,軟件產業正面臨著由大變強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軟件產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技術、業態和模式創新,擴大信息消費,發揮軟件產業的引擎作用至關重要。
據了解,本屆軟博會上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600多個廠商,他們集中展示了軟件產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其間舉辦的高峰論壇及多場專題論壇,也深入交流了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方向。
總結的來說就是,隨著更多軟件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軟件業正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作用。
因此,軟件產業是我國全面實施和順利落地“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撐力量,軟件產業創新發展才能促進兩化深度融合,保障中國制造智能化發展的同時,保障國家網絡信息安全。
新常態下的軟件產業出現顛覆性變革
新經濟常態下,中國制造業進入轉型關鍵期,各個傳統產業鏈條都已開始進行革命性的重構,不斷演進出新的組織形態,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強有力的驅動力量。對軟件產業而言,“互聯網+”大行其道,促使軟件產業也開始出現顛覆性的變革,變革的方向是如何更好地面向服務、面向應用。軟件正在對生產模式和組織形式帶來明顯變化,如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也在對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業務系統進行重新定義。
軟件產業出現顛覆性變革
軟件產業的服務化趨勢是非常明顯的。這里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這一點:2014年,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軟件業務總收入比重超過50%,與傳統軟件產品17.6%的增長速度相比,數據處理和存儲類服務2014年增長速度分別達到了22.5%和22.1%。
此外,軟件廠商也在努力的拓展服務范圍,貼近用戶需求,他們似乎找到了兩個突破口。一是移動互聯網思維,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對于大企業而言,云則成為軟件轉型服務的另一突破口。當下,企業不再是封閉的。要將企業、供應商、客戶等生態鏈中的所有成員連為一體,公有云是重要選擇。但與此同時,私有云在安全可控等方面仍有不可取代的優勢。所以有些軟件企業就想要探索同時支持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部署模式。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