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床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報告的披露,機床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和業績成為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焦點。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在智能制造或工業4.0的成為未來趨勢的背景下,部分首先嘗試開發的上市公司都有了不錯的收益,且幾乎所有的機床上市企業都表示加大轉型升級的力度,而智能制造則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沈陽機床:確定工業4.0龍頭地位
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機床”)2014年明確以“成為世界領先的工業服務商”為愿景,以“讓制造更簡單”為使命,以“聚焦財務為股東創造價值,聚焦市場為客戶創造價值,聚焦產品為行業創造價值”為戰略目標。對內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對外以客戶為中心,推動企業向“工業服務商”全面轉型。
在2014年,沈陽機床引入清華戰略投資,吸引紫光智能與紫光4.0共出資30億元參與定增。共拓智能制造市場,確立工業4.0龍頭地位。
由于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機床工具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沈陽機床在鞏固提升傳統業務的基礎上,以用戶需求為核心,逐步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工藝系統解決方案、現代化升級服務等新業務。
產品方面,搭載i5系統機床產品實現新突破。搭載i5系統機床產品緊跟市場需求,已經獲得客戶及業界認可,在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等產品方面均有突出表現。單筆訂單已從最初的十臺量級迅速上升至百臺量級,用戶重復購買意愿明顯,產品推廣成果已經顯現。
在國內銷售方面,銷售端成立八大區域,消除地域及產品死角。上海優尼斯工業設備銷售有限公司專注于i5產品銷售與新業務推廣。組建消費電子行業事業部,成立汽車、航空航天行業部,深耕細作行業市場,專攻消費電子、汽車、航空航天領域客戶需求,提供專業化行業解決方案。在國際出口業務方面,立足歐洲、美洲、亞太區域,輻射全球機床市場。
此外,沈陽機床在原有35家4S店基礎上,升級打造分撥中心45家,覆蓋全國主要區域性機床市場,強化市場前端機床及備件快速交付能力。
同時以優尼斯工業設備銷售有限公司為載體,針對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集工業系統銷售、工程規劃與管理、咨詢服務等于一體的工業服務業務,初步構建產品全生命周期經營的體系與能力。
2015年,公司將立足機床銷售、服務、備件業務做好各項經營工作,著力提升企業經營質量。同時,以i5,金融租賃、行業解決方案、再制造為切入點推進業務創新,探索新型商業模式。繼續深化轉型升級,不斷創新,努力實現公司“工業服務商”的戰略轉型新突破。
產品升級方面,公司其中重點推進新BrioTurn系列、臥加系列、龍門系列及新鏜床等新產品的產業化及商業化進程,快速實現市場突破,完成公司產品結構調整目標。同時繼續全力推進i5系統搭載工作,增加可搭載機床品類,全面推廣搭載i5系統的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鉆攻中心等產品,向系列化、產業化、商業化目標推進。
在年報中,沈陽機床在2015年目標中提及要進行德國設計新產品承接及產業化。設置產品經理,負責從研發、試制到產業化、商業化全程推進。參與產品定義、方案設計、工程設計、樣機試制;制定產業化方案,商業化推廣方案;組建產業化、商業化團隊。
華中數控:布局工業機器人
由于國內數控系統的應用長期以來是以國際品牌產品為主,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中數控)面臨著國內外產品的激烈競爭。據權威數據,國產中檔數控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只有35%,而高檔數控系統95%以上依靠進口;國產功能部件在國內市場總體占有率約為30%,其中高檔功能部件市場占有率更低,臺灣地區品牌功能部件約占國內市場的50%,其余20%為歐盟、日本等品牌產品。
目前面向傳統裝備制造領域(如能源裝備、船舶、工程機械等)的企業下行趨勢明顯。其中,重型機床分行業受影響最大。同時,受結構升級和低端產品需求下降影響較大的車床行業,其產量和銷售量也逐年走低。
但是面向新興市場需求和產業(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智能手機制造等)的機床制造企業呈現穩定運行,甚至逆市發展的情況。用于智能手機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同時,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鈑金加工設備采購的增長(如激光切割和沖剪折機床等)。
面對行業整體下行趨勢未見明顯趨穩的大環境,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歷史機遇,武華中數控經營團隊緊跟行業政策導向,積極調整發展戰略,提出了“一核兩體”做大做強集團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即“以數控系統技術為核心,以機床數控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為兩個主體”。根據總體發展戰略,公司積極布局,穩步實施,通過努力,公司在工業機器人、3C加工、云數控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形成公司經營發展中的新亮點。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公司已布局了深圳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兩家控股子公司,具有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圓柱坐標工業機器人、直角坐標桁架工業機器人和教育實訓機器人等四個系列產品線,在焊接、注塑、機加上下料、沖壓、噴涂等領域的自動化線上得到了應用。
在數控系統方面,華中8型數控系統經過多年集中攻關,各項技術指標取得了重要突破。在3C領域,公司鉆攻中心數控系統加工效率、加工性能和質量超過國外品牌產品,在用戶處試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8型數控系統在手機金屬部件加工機床取得突破,其功能將逐步應用在立式加工中心等機型。
在機器人產品方向,2014年新研制了四軸沖壓機器人,已成功應用于棒料沖壓、板料沖壓等領域。
日發精機:目標中航工業體系內4.0樣本
浙江日發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發精機”)認為,中國經濟的重化工業高速發展階段趨于結束,與之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斷下降,進而影響面向該領域相關機床工具商品銷售。比較典型的例子,從2011年開始重型機床商品生產和進口呈現負增長。2014年國內重型機床制造企業生產銷售平均水平僅相當于2011年的51.0%,2014年國內主要重型機床進口額相當于2011年的75.0%。
受此影響,面向消費品制造的機床工具商品生產和消費情況要明顯好于與投資相關的機床工具商品。比如,與投資相關的金屬切削機床消費呈現下降,而面向消費品制造的金屬成形機床保持增長。另外,2014年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制造服務的立式加工中心機床進口量(同比141.0%)和產量(同比37.3%)保持高速大幅增長。
2014年是日發精機轉型的第一年,為了打造航空裝備市場,公司收購意大利MCM公司,成立了日發航空裝備,專業為航空航天業研發復材加工設備、飛機數字化裝配線,未來還將研發復材制作設備。2014年公司已獲得蜂窩加工設備的銷售合同、日發航空裝備已通過了三級保密資質的現場審核,今后還將申請武器生產研發許可證、軍工質量認證等,使公司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軍工裝備和產品制造企業。
目前公司在航空領域形成了從簡單的鋁合金到高精度的鋁、鈦以及高溫合金材料的加工、從金屬材料的加工到復材加工、從零件加工到飛機的數字體化整體裝配,成為目前世界上航空航天領域產品線最長的企業之一。
2015年公司還將通過引進MCM公司自主研發的JFMX系統,成立日發智能化系統有限公司,開發生產過程中的柔性系統管理領域的軟件,實現ERP、EAS與CNC間數據的無縫對接,達到數字化制造和智能工廠的目標。前期日發精機將與中航工業開展合作,力爭在中航工業體系內建立4.0的樣本工廠。
此外,公司將加強與中航工業所屬研究機構的合作力度,力爭建立多條飛機數字化裝配樣本線,適時進入航空零部件加工業,充分發揮MCM、日發航空的技術和市場資源,使航空板塊銷售收入在未來的三年內超過公司現有的傳統產品。
秦川發展:整體上市完成
2014年,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秦川發展)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原歸屬于母公司秦川集團的資產和業務包括車床、通用數控加工中心、螺紋磨床、滾動功能部件、復雜刀具、儀器儀表等全部進入上市公司,使公司成為目前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中品類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綜合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
隨著重大資產重組的完成,原來歸屬于集團公司的車床、通用數控加工中心、螺紋磨床、滾動功能部件、復雜刀具、儀器儀表等業務進入上市公司平臺,集團“3個1/3”戰略發展構思更加明晰:
第一個1/3是機床工具裝備、智能制造島(生產線),主要由三大制造工藝裝備鏈來體現,包括:汽車自動變速器制造工藝裝備鏈;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兩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制造工藝裝備鏈;復雜型面(齒輪、螺紋/螺桿、葉輪/葉片)加工工藝裝備鏈。
第二個1/3是以高端技術與工藝引領的關鍵零部件制造。主要產品包括特種齒輪箱、人字齒、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滾動功能部件、螺桿轉子泵、精密齒輪(包括人字齒輪)、精密鑄件、軍工配套等,將成為企業擴大規模、增厚利潤的新的增長點。如2014年,與某公司簽訂的人字齒加工合同超過500萬美元,預計2015年訂單將達到2500萬美元。軍工配套業績穩定增長,銷售額和利潤同比增長40%以上,新客戶超過60家。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已與多家客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數家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并實現交付,與30余家機器人相關企業建立了業務聯系。
第三個1/3是現代制造服務業,包括:數字化車間和系統集成,機床再制造及工廠服務,供應鏈整合及融資租賃。這些業務部分已有很好的基礎,比如機床再制造、供應鏈管理、系統集成等,部分目前正在培育中,比如工廠服務、數字化車間、融資租賃等。
報告認為,2015年是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打造單一上市平臺后的開局之年。從宏觀上看,新一輪市場熱點在國家經濟全面轉型、定向調控下逐步形成,如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智能裝備與先進制造技術在眾多行業的應用和普及;以新絲路經濟帶建設帶動的西部基礎設施投資;以高鐵、核電、航天等領域的對外合作、相關技術和大型成套裝備出口對關聯行業的帶動等。
而從行業來看,下一步轉型升級的目標主要集中在:第一、守住中端市場是底線,這是行業企業競爭的熱點所在。第二、參與高端競爭,替代進口,加快創新成果商品化步伐,這是企業進軍產業中高端的突破口。第三、發掘裝備后市場,加快制造性服務貿易化,形成新的增長點,這是企業創新發展模式的新空間。
2015年秦川發展的主要經營目標是實現營業收入36.6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858萬元。
亞威股份:板材生產線優勢明顯
江蘇亞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威股份)優勢區域和行業市場2014年得到穩定鞏固,華東、華南、華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專業鈑金、電力電氣、電梯幕墻等細分行業市場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放大。致力于為中高端市場客戶提供個性、自動化成套系統解決方案,其中平板加工成套集成系統在電梯、電氣等行業高端客戶市場取得突破性拓展;卷板加工自動化生產線注重高端汽車行業市場開拓,抓住汽車零部件行業設備更新升級的機會,目前數控飛擺剪切線和數控開卷落料線產品在手訂單充足,形成了公司新的增長點,提升了公司品牌在汽車行業的影響力。特別是公司金屬板材加工成套自動化生產線銷售占比達21%,在高端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在出口方面,亞威股份進行了出口產品結構性調整,由中低端單機向中高端主機及自動化成套生產線轉變,數控轉塔沖床、激光切割機、卷板加工生產線等高貨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出口外銷收入同比增長19%,占國際銷售收入比例近60%,成為出口產品主流。
此外公司加大對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高端裝備的投資,搶抓“機器換人”帶來的市場發展新機遇,與德國徠斯公司成功合作,引進其線性機器人與水平多關節機器人技術,雙方共同投資成立了亞威徠斯機器人制造(江蘇)有限公司,目前樣機試制成功并已承接訂單。
亞威股份利用上市平臺,進行三維激光切割系統業務并購整合,圍繞建成二維、三維激光切割完整產業鏈目標,實施對新三板上市公司無錫創科源激光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并購項目,拓展公司機器人激光集成應用自動化系統,推動優勢資源整合,增強與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的協同互補效應。通過不斷升級成熟產品業務和新培育系列高端產品業務,公司初步形成了適應未來高端、智能、自動化發展需求的新業務格局。
公司數控主機產品技術性能持續提升,機械伺服數控轉塔沖床和大型開式伺服折彎機兩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攻關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其中機械伺服數控轉塔沖床成果順利實現產業化,全年產銷近150臺,規模達1.3億元;采用與國際先進企業合作的方式,激光切割機技術性能明顯提升。在機器人折彎自動化生產線、沖剪復合自動化生產線技術性能進一步完善提升基礎上,又創新研制了門板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已通過客戶驗收,成功交付客戶,實現了國內同類自動化生產線的突破。
南通科技:減虧增效仍是主線
南通科技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科技”)2014年與中航高科簽署了資產重組框架協議,與中航高科的成功重組將給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重組前:南通科技戰略是以機床、房地產、風險投資“兩業一平臺”,以“精細制造、差異競爭、持續創新”手段,研制高端數控產品,以替代進口為市場和產品定位,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重組后:公司將成為航空新材料業務、數控機床及航空專用裝備業務、房地產業務三主業共同發展的上市公司。但2014年機床行業的“嚴冬”寒氣逼人,公司機床主業難中求進,實現銷售收入2.93億元,與目標差距很大。因此2015年,對南通科技而言是重組實質性推進的一年,減虧、增效將是公司2015年工作的主線,把機床主業虧損控制在2014年的范圍內。
南通科技認為,所謂實現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銷售轉變,就是要在以減虧為重點,以效益為核心的思想指導下,變過去不計成本“占地盤式”的規模擴張型銷售,為成熟產品有利潤的銷售。
為此,公司要對銷售的考核模式改革,采用內部買賣制,在其他考核內容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以銷售利潤結算銷售費用。銷售公司要根據公司梳理的成熟產品清單,在保證銷售利潤的前提下加大成熟產品銷售力度,努力擴大總量,如立加產品等。要全力拓展利潤高的產品銷售,如VGC1500、VGC2000,要落實專人負責其適用加工行業的開發,如葉片加工的典型用戶、大用戶,努力謀求量的突破。
2015年研發系統的任務:一是做好VP1050新立加、H50新臥加的整改完善。二是做好新品的系列拓展設計,完成VP850、VP1200立加新品開發。三是做好VGC1500、VGC2000、MCH63及GM龍門系列的整體完善設計、優化配置及瘦身降本工作。
華東數控:困難重重
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東數控)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立足高起點,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以替代進口為目標,重點發展大型、高速、高精、多軸、復合、環保數控機床產品。形成了系列數控龍門機床、大型立臥式加工中心、落地鏜銑床、數控立車等大型機床產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大型數控機床產品設計、制造工藝日趨成熟,加工設備基本完備,產品逐漸形成系列化,質量日益穩定,公司逐步成為國內極少數能同時掌握多種大型、重型、精密機床設計與制造企業之一。
但因2012年、2013年連續虧損,公司股票自2014年4月28日起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為此2014年度,公司緊緊圍繞“扭虧為盈”的年度工作目標從加強市場開拓,創新開發模式;嚴格成本管控,多維度降本增效;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處置子公司股權,獲取收益等方式方法,來提升企業的運營質量,并于2015年4月17日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
2014年度公司機床產品經營特點是數控機床產品特別是加工中心產品需求增加,普通機床產品及配件產品需求下滑較大。
華東數控公司管理層認真分析了當前及今后的行業發展形勢,認為我國正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行業發展前景光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都為機床工具產業提供持續的市場需求。
因此公司今后的工作重點仍緊緊圍繞董事會制定的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堅持扭虧為盈的經營目標不動搖,通過主業改善提升,企業管理及產品檔次轉型升級,加快資本市場融資及資產處置等重點工作。
昆明機床:嚴冬依舊
臥式銑鏜床系列、坐標鏜系列與數控落地鏜銑床系列產品一直是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機床)的主營產品。
但2014年,中國機床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經濟形勢、競爭環境還是市場需求都發生了本質性變化,中國機床工具市場處于脆弱復蘇階段,固定資產尚未增加,機床需求持續下滑,造成機床訂單量減少。
在機床行業下游需求總量減少且需求結構發生變化的大環境下,國產機床同質化嚴重,市場需求的銳減造成機床制造商單純依賴價格競爭的趨勢明顯,導致昆明機床營業收入總額和利潤下降幅度較大。
為此公司經營層積極應對不利的經營局面,以市場為中心,主動向工業服務商轉型。
根據報告,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新增生效合同訂單8.31億元。其中數控機床合同總金額占合同總量的91%,在數控機床訂單中,落地銑鏜床訂單占數控訂單的27.32%,是數控類訂單的主要組成部分,訂單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1.04%,同時訂單占比較去年有所上升,說明落地銑鏜床需求有所增長且市場競爭力有所提升;龍門銑鏜床訂單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10%,其訂單較占比與去年基本持平;數顯臥式鏜床的訂單量占總訂單量的9%,訂單量較去年下降,說明今年受市場因素的影響,中高端產品需求量上升,數控機床的訂單需求較數顯機床的訂單需求明顯上升。
未來,昆明機床在組織機構調整完成的基礎上,圍繞市場化機制建設目標,進行經營模式變革,由事業部制向公司化過渡。在全公司建立內部市場化運作機制,配套單元率先實現全面市場化。
在產品方面,公司將深入開展產品結構調整,龍門式鏜銑床品種首先優化通用型龍門系列;著力開拓行業針對性強的產品,主要是汽車模具、飛機結構件兩大行業。
同時臥式加工中心的發展方向也以汽車發動機系列、航天航空結構件系列、精密臥加系列等為主,關鍵功能部件(轉臺、刀庫、銑頭),將采用合資、合作等方式,引進先進技術,實現自產。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