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第四個季度開始,中國汽車市場開始顯現疲態。不僅僅商用車市場繼續下降的態勢,而且轎車市也連續持續下降。截止到2015年4月,中國汽車市場可以說大部分陷入危機周期。
但是,相比傳統燃油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卻一飛沖天。不僅僅2014年市場銷量達到創紀錄的七八萬輛,2015年仍然繼續了高速增長的態勢。
但是,這并不是新能源汽車本來應該有的速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其實還可以增長的更快。
也許許多人對于2014年的市場表現歡欣鼓舞,更將此歸結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政策的刺激效果。
當然,201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變量就是政策。從購置稅減免到財政補貼的延續,從充電設施的支持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弱化,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基本上已經覆蓋到了整個產業鏈條。
不過,迄今為止,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中仍然有一項政策不僅僅具有正面的推動作用,而且還有負面的影響。
從2009年中國實施《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起,新能源汽車試點推廣就成為所有政策的核心。當初之所以實施新能源汽車試點,最主要的考慮的是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的品質與安全,技術性能的成熟程度,消費者的認可度,充電設施的網絡等等因素有著太大的差距。而通過相關城市的試點,將可能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從而更加有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在更大的市場范圍內展開。
總體來說,試點政策的存在是基于一個基本的判定: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成熟、市場環境不成熟、消費者不成熟。
可以說,試點政策是一種新能源汽車產業本身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的必然選擇。
然而,如果這種試點政策不能隨著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加以改變,試點政策就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障礙。
以比亞迪純電動車為例。比亞迪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跑者。該公司推出的純電動車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以出租車的方式在深圳運營。截止到現在為止,比亞迪的純電動車已經行駛了2億多公里。在這么長的運營過程中,比亞迪純電動車基本上經受住了出租車市場的考驗,沒有發生大的事故,出租車公司也開始出現盈利。
比亞迪純電動車的技術發展水平,基本上代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最高水平。同時也表面,純電動車已經具備了在一般大眾市場進行推廣的基礎條件。
試想,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經受住出租車市場的使用考驗,一般的私人汽車市場的使用就一定沒有問題。
不過,盡管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技術基礎已經達到在全國市場范圍推廣的條件,但是,當前實施的試點推廣政策卻嚴重阻礙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由于當前的新能源汽車試點政策限定了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范圍只能在政策規定的數十個城市區域范圍之內,從而使得新能源汽車不能在更多的其它地方或者城市進行銷售。
無疑,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基礎不斷夯實,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購買到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空間不斷放大。顯然,試點推廣政策已經限制了這些消費者的消費。這種政策的局限性,恰恰是與當前國家有關大氣污染治理的相關政策相悖。
因此,要使得新能源汽車市場獲得更大幅度的增長,放棄今天的試點政策,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的范圍擴大到全國市場范圍,是非常必要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