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創業,到今年5月15日在廣東金融高新區OTC區域市場掛牌,佛山艾樂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去年銷售額1000萬,今年有希望翻一番。以后我們還會沖刺新三板市場。”佛山艾樂博機器人公司創始人農百樂說。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南海,鼓勵和發動創新創業的勢頭早已暗潮涌動,而艾樂博快速發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南海創新創業資源的匯集,從而推動區域轉型和二次創業。
“很快,我們就會開機器人的"4S"店,把售前和售后都放到前端。”在進入OTC市場后,農百樂對未來的發展更加充滿了信心,他希望下一步,能逐步建立起五金行業機器人細分領域的行業標準,建立新的運營模式。
機器換人最快一年半可以回本
2011年底,80后小伙農百樂從金融界跳出后,在佛山創立了艾樂博機器人公司。公司骨干幾乎都來自廣州一家經營不善、尋找投資方的機器人企業,而農百樂看重的是該團隊的技術方向。他收購該公司后,帶著清一色80后研發團隊落戶佛山,主攻五金行業的機器人研發制造。
2012年,艾樂博作為首批企業,進駐南海“創享藍海”孵化器。孵化器既提供了創業方面的服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艾樂博的知名度。“政府提供很多咨詢和資源,這都是無形的支持,但更大的支持還是來源于市場。”農百樂說,佛山背后是強大的制造業基礎,這讓企業更加地貼近市場。“出門就是客戶,不小心路上碰到一個都是客戶。”
“網上段子說得很對,創業10年只有3天是順境,其他時間都是很悲催的。正如馬云說的,我有一萬次想放棄但是都沒有放棄。”農百樂說,80后創業一個特點是改善型創業,就是之前的工作都不是太差,相比之下,這樣的一個從0到1的草根創業顯得更為艱苦。
這從農百樂每月的工作時間表也能窺見一斑。“一個月有一半時間是在出差的。”以上周為例,農百樂先后到長三角和湛江出差回來。“雖然從國家到地方都支持機器換人,但是很多客戶特別是創一代,他們還是持懷疑的態度。”農百樂說,特別是一些可改可不改的工廠,要他們投入那么多錢還要承擔風險,那么他們就寧可不改了。
盡管業內仍有懷疑者,但先行者越來越多。2011年,家電巨頭美的進行精益生產改革,將艾樂博沖壓機器人引入生活小家電生產線,用于電飯鍋沖壓。這種“世界級”廠商的舉動,令農百樂進一步堅定對機器人熱潮的預期,以及對技術路線的確認。
而讓他更為堅定的是,年輕一代越來越難接受傳統勞動模式、勞動力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沖壓行業正面臨著陣痛式的剛性升級。而佛山是世界主要家電產地,也是沖壓生產線主要分布地,蘊藏大量需求,有助于公司迅速成長。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