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永川區在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過程中,通過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衍生或吸引配套企業聚集,同時,堅持集群化發展思路,以整機組裝帶動通用基礎性零部件和控制系統、伺服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本地化,同步推進機器人研發、測試、制造、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打造完整產業鏈條
這段時間,重慶廣數機器人公司的副經理萬萍格外忙碌。“公司自2014年9月份入駐到永川區至今,已建好1.5萬平方米新廠房,正在抓緊做裝修的收尾工作,近期將正式投產運營。”萬萍告訴記者,該公司作為廣州數控公司的西南總部,以研制和銷售工業機器人為主,現擁有9項工業機器人發明專利,公司投產后將形成年產1000臺套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產能。
永川區在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是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順應企業對“機器換人”技術、設備不斷增長的需求,永川積極培育以工業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為主的智能裝備產業。2013年9月,重慶市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落戶永川區鳳凰湖工業園區。
“永川培育發展機器人產業具有市場需求大、產業配套強、交通物流便捷以及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重慶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方面,成渝地區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強烈,預計到2015年,成渝區域內的整車年產將達600萬輛,重慶的筆記本電腦年產量將達1億臺,汽車和筆電兩大產業將對各類工業機器人和數控機床形成強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永川區目前在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產業方面已經集聚了一批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產品零部件配套能力強。
記者從永川鳳凰湖工業園區管委會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經有廣州數控、深圳固高、香港力勁等50家智能裝備企業入駐到該園區內的“重慶市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產品涵蓋工業機器人、三維視覺機器人、數控系統、智能交通設備等多個領域。
固高科技公司是永川區引進的機器人龍頭企業之一。記者在該公司的機器人展廳內看到,一臺名叫“六自由度機器人”的工業機器人正在向客商進行演示模擬焊接作業,從它的結構和功能來說都能像人的手臂一樣360度旋轉作業。固高科技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經理劉越介紹說,這臺“六自由度機器人”是公司專門針對重慶汽車產業發展需求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專門從事焊接作業。
“龍頭企業的引入對延伸和完善機器人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聚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永川鳳凰湖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王寒峰說,以深圳固高公司為例,該公司自去年7月入駐后,以建立運動控制及智能制造技術公共平臺為主,帶動了多家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產品涵蓋了智能交通設備、工業自動化模組模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
根據規劃,永川區正按照“三大平臺、三大板塊”的“3+3”產業發展模式培育機器人及數控機床百億級智能裝備產業,其中“三大平臺”即研發及應用推廣服務平臺、協同創新及創業孵化平臺、金融服務平臺。“三大板塊”即機器人和數控機床整機生產、板塊機器人及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生產板塊、智能裝備產業服務板塊3個板塊,形成研發、制造和配套服務三位一體的產業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