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透露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在未來5年的發展,將致力于解決醫療資源的均衡性問題,提高醫療效率,還首次提出五大重點任務,包括數字化診療設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分子診斷儀器及試劑、適用于家庭和社區的可穿戴醫療設備等,其中,干細胞、再生組織等新技術產品的發展成新亮點。
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可再生的修復材料,又包括三大重點產品,分別是可誘導細胞再生及干細胞分化生物活性材料、植介入體仿生設計等。另外,可吸收材料,骨釘、骨板可吸收材料等,以及一些高端的植入體都會是“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要方向。據“十三五”醫療器械規劃的主要參與者表示,“十三五”規劃的制定無疑會對國產醫療器械科技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會在“十三五”規劃期間迎來大爆發。
此外,“十三五”規劃期間,還會注重提高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在全國價值鏈中的地位。而我國“科工貿醫政”合力助推基于仿創結合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使用、二次創新等加快促進了醫療器械產業的轉型升級。而在“醫藥裝備智能化和自動化”將帶來千億潛在市場空間的背景下,醫療設備企業也正向智能化方向進軍。建設符合國際GMP最高標準、最先進制藥裝備“智慧工廠”的發展方向,強調制藥裝備系統工程服務能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生物制藥整體解決方案,為制藥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尚普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將是可穿戴設備實際落地的一年,九安醫療的相關產品Ihealth先后與國內外手機巨頭蘋果、小米開展合作。雖然公司年報還未公布,據預測,Ihealth系列在去年的收入有望實現翻番,預計Ihealth的收入占比將在16年提升至50%。通過可穿戴設備的市場運用,未來公司在健康大數據方面的開發和運用將是最大看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醫療機械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