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規劃落地在即,工業4.0概念站在時代風口之上。以制造業發達長期領跑的順德能否繼續領跑下個十年,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焦點。其中,已經躍升為順德第二支柱產業的裝備制造顯得尤為關鍵,根據近年增速,未來其甚至可能超過家電制造成為順德第一支柱產業。為此,順德區提出,到2018年順德裝備制造業產值要較2013年翻一番,年均增長達到15%,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
當前,以工業機器人領航的順德裝備產業目前正向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邁進。來自順德區經科局的介紹,截至2014年,順德全區智能裝備產值已達到約1000億元。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試點”,目前區內一批家電、塑料、服裝、五金、汽配、家具等行業龍頭企業正積極采用工業機器人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逐步替代人工生產,涌現出一批“無人車間”、“智慧工廠”。今年9月,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將在順德舉行,借此契機順德還提出了通過四年時間打造“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由此,順德力推的工業機器人領航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模式愈加清晰。
趨勢:傳統制造已向智能制造轉化
事實上,發展機器人產業,除了政府的推動,順德數量龐大的智造業企業也有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內生需求。
經過近年來持續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傳統制造業已呈現出向智能制造轉型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將工業機器人應用推廣、提升應用企業信息化和標準化管理水平納入當前或近期布局的重點。而據順德區經科局副局長張鵬介紹,隨著示范效應的進一步擴大,更多企業對機器人應用的態度已從觀望轉為積極尋找適用的方案,利用機器人實施智能制造已成為順德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手段。
經統計,目前順德企業開展的重點智能制造項目近100項,投入近540億元。美的集團投入巨資實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目前使用的工業機器人超過800臺,總體效率提高10%以上;格蘭仕集團斥資30億元進行自動化工廠升級,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新工廠的單線人均效率比傳統生產線提升了62%。恒基創富利用廣數6軸工業機器人實現汽車VVT發動機轉子精密加工自動化線開發及制作。順威將第三代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于塑料超聲波焊接工藝及裝備,并結合企業PDM和ERP系統,實現貫流風扇葉超聲波自動焊接機柔性生產線和智能工廠生產模式。新寶、富華、任我通、東箭、村田等區內家電、汽車配件、電子等行業的企業也紛紛采購工業機器人系統逐步替代人工生產。
2014年,區內機器人系統(機器人工作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需求數量近1000臺(套)。而2015年順德企業計劃購置工業機器人超過1500臺套,投入超過7億元。未來5年順德區機器人市場將保持每年30%的遞增,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整體應用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未來3年內順德區傳統產業工業自動化技術改造投資的市場空間超過500億元。
現象:更多知名機器人企業落戶順德
不僅僅如此,隨著順德智能裝備制造業的推進,順德工業機器人產業區域品牌已逐步形成。一方面是順德區一大批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另一方面連多家全球機器人行業巨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紛紛進入順德。
順德區經科局副局長張鵬介紹,目前,順德區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20家,行業規模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2014年更是涌現出2家超億元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在涌現的眾多企業中,利迅達的拋光打磨機器人系統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2014年最佳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稱號,合同銷售收入近1億元;嘉騰的搬運機器人在國內智能物流領域已成為行業龍頭,已成功研發出國內領先的“大黃蜂”拖載型AGV,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AGV生產廠家……順德已成為華南地區機器人集成系統解決方案集聚地。
此外,多家全球機器人行業巨頭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紛紛進入順德。德國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與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順德建設機器人應用工程中心,并帶動6家以上配套的機器人集成企業一同落戶佛山新城中歐中心。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與德國ABB公司、意大利柯馬(COMAU)公司已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隆深機器人公司與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建設白色家電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中心和川崎機器人華南區培訓中心,已成為川崎華南地區獨家代理商和最大的合作伙伴;美的正尋求與國際知名機器人公司開展深度合作,生產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