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聚焦機器人產業:莫讓“餡餅”變“陷阱”

時間:2015-04-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是機器人“王國”的后來者。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機器人企業已經初步具備國際競爭力。

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17.9萬臺;中國銷售3.7萬臺,增幅58%,約占全球市場份額20%。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22.5萬臺;中國銷售5.6萬臺,增幅54%,約占全球市場份額25%,其中中國本土企業銷量為1.6萬臺。

一方面,中國“坐穩”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每萬人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為30,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市場潛力巨大。

機器人革命對中國而言,機遇大于挑戰,還是挑戰大于機遇?

來自機器人、自動化、信息領域的院士專家,國內外頂級機器人企業的掌門人,軟硬件服務提供商逾300人,把13日在京召開的“2015年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現場擠得爆滿。

“狠抓可靠性、狠抓質量”

當前,新一輪工業革命已成為世界各國戰略布局的主要方向,發達國家紛紛把智能制造作為國家戰略,搶占機器人技術和市場制高點。美國發布了國家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德國發布了工業4.0計劃,歐盟、日本、韓國也紛紛發布國家機器人戰略。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兩化融合十大趨勢報告預測,智能機器人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將爆發式增長。”本次論壇主辦方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認為,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的“偉大時期”。近年來,中國出現了機器人熱潮,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從工業擴展到服務、醫療、教育等多領域,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宏鑫也認為,作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消費國,中國機器人產業市場前景廣闊。但他指出,中國企業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扎實。“沒有質量,沒有可靠性,就沒有市場。一臺機器人,維修的時間比干活的時間還長,這樣的產品不可能有市場。所以要狠抓可靠性、狠抓質量,狠抓產業化,比產品和水平,扎扎實實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機器人。”

“機遇與挑戰并存,要警惕‘魔咒’”

機器人的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是機器人“王國”的后來者。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機器人企業已經初步具備國際競爭力。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龍頭”企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機器人產業線覆蓋工業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公司市值已達354億元,進入全球機器人行業前三甲,僅次于ABB和FANUC。

“過去5年,中國機器人企業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統計顯示,中國目前有約40個機器人產業園區,約60家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500余家機器人相關企業。今年預計會增加到800家。”新松公司總裁曲道奎說。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在擁有重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不少挑戰。機器人產業顛覆了中國制造業過去數十年靠人口紅利走“低成本、低端”的老路,機器人產業競爭力的立足點是品質和創新。中國企業尤其缺乏機器人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

如何防止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餡餅”淪為外國企業搶灘中國的“陷阱”?

“未來5年是機器人產業的‘洗牌’時間。”曲道奎說,“中國開放的市場對國內外所有企業的機會是均等的。對中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打破低端低質的‘魔咒’,防止在機器人等高端產業也陷入低端化。”

“不是人機競爭,而是人機共融”

機器人時代已經不可逆轉地來臨。機器人和人到底是什么關系?機器人在多領域的應用,會造成大量失業么?

“人類發明機器人,代替人的體力和部分腦力勞動。不是人離開了,是為了安全、高效,人看著機器干。”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說。

王天然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機器人將向“即連即用”方向發展。“與人共融”是新一代機器人的本質特征,機器人將成為人類的助手。“與人共融”,意味著同一自然空間內,機器人與人自然交互,配合人的需求,學習人的技能,與人協調互補,確保人機物的安全。

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純元認為,機器人技術的未來是“人機共事”。具體來說,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從上世紀70年代的“人機競爭”,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的“人機共存”,再到目前的“人機協作”,預計到2020年將形成“人機共事”的新局面。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中心副主任喬紅的團隊長期開展機器人的“手”—“眼”—“腦”方面的研究。

“通過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決策和精準控制自執行等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機器人可能向更接近人、具有高度智能和自學習能力的方向發展。人機應該具有協調發展、長期融合的趨勢。”喬紅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