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4.0催生珠三角進入“機器換人”時代

時間:2015-03-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裝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魅力風靡全球。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發展主要靠廉價勞動力優勢來支撐。

智能裝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魅力風靡全球。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發展主要靠廉價勞動力優勢來支撐。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以及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疊加,伴隨著工業4.0概念的提出,珠三角“機器換人”的時代正加速到來。

●機器換人:工業4.0的初級版

碼垛、搬運、裝卸、投料、裝配、分揀、焊接、噴釉……伴隨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其適應的工種也越來越多。理論上,制造業生產中任何使用人工的工序,都可以通過工業機器人來實現。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廠商呈蓬勃發展之勢,廠商競爭亦日趨激烈,機器人對人工的替代作用將會更明顯。

全球頂級咨詢機構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劉文波認為,工業4.0的發展是有過程的,這個過程涵蓋幾個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的設計、監控、制造以及服務方面發生極大的組織變革。

“對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工業4.0的實現將經歷5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自動化改造,第二階段是數字化工廠,第三階段是智能制造,第四階段是橫向集成,第五階段是端到端集成。中國企業目前主要做的,是自動化改造工作。”在劉文波看來,珠三角地區機器換人潮流的到來,是工業4.0的第一階段,未來可能往數字化工廠發展。

在今年兩會期間,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到2020年,計劃培育3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至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機器人方面,國產機器人占到45%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在工業4.0等智能制造理念的驅動下,對于各類制造企業來說,優秀、完善的集成應用方案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去年底,《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及《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政策》正式發布,對深圳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意義明顯。

●深圳企業快速“搶金”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切入工業機器人領域。在日前舉行的連碩科技戰略發布會上,高工機器人攜手連碩科技,高調進軍機器人產業。原本是進行電子產業鏈自動化設備、平板顯示檢測設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連碩科技,近年來切入機器人產業,成為國內系統集成領域成長迅速的“黑馬”。

“原先做的一些傳統專機設備、線體設備,在功能上比較單一,使用壽命短,且不能進行二次開發,在提升生產效率和節省人力上有限。隨著自動化的不斷發展,客戶要求對整個產品工藝和制程上進行升級,連碩科技也將目光瞄準了工業機器人。”連碩科技副總經理張智表示。

這正是在工業4.0的“玩法”下,深圳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前,我都不敢和別人說我是做機器人的,怕不理解的以為我是騙子。最近幾年,機器人逐漸成為熱門話題,我們的銷售額年均增長率達到30%以上,今年銷售額將突破4億元。預計今年,公司將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深圳市雷賽智能董事長李衛平十分看好機器換人潮帶來的商機。

深圳原本生產鼠標鍵盤的企業雷柏科技,3年前就開始使用工業機器人來生產。由于較早開展機器人代替人工的業務,雷柏嘗到了甜頭:員工數量從高峰期的3200人,降到現在不到1000人。兩年時間里,機器人上崗取代了將近75%的員工,年節省人力成本1億元。這樣的業績讓不少深圳企業艷羨,紛紛找到雷柏科技為自己量身定做機器人生產線。雷柏還專門開辟了自動化公司。目前,雷柏已全面導入機器人制造系統,涉及8個系統,擁有200余臺輕量機器人,同時,雷柏的自動化團隊目前超過50人,專門負責開發符合生產需要的機器人應用。

工業機器人的“錢景”究竟有多廣闊?

李衛平給記者算了筆賬:“目前,國產機器人可以做到6萬至8萬元一臺,可以替換2至3個工人,制造型企業用機器人,幾乎一年就能收回成本。而深圳及周邊部分傳統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需求旺盛,對于選用機器人和提供機器人解決方案的雙方企業來說,產業‘錢景’都十分廣闊。”

●3C領域成為新進企業“突破口”

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帶來的制造業轉型,其實早已暗流涌動。不過,國際巨頭在這一塊深耕已久。如何擺脫一線國際巨頭企業的壓制,進一步擴大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份額,加速開拓工業機器人細分領域,成為深圳新興的機器人公司彎道超車的關鍵。

除了傳統的汽車制造等領域,3C、金屬加工等新興領域,如今被越來越多的工業機器人企業關注到。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主席曲道奎認為,全世界7成以上的電子產品都是中國制造,深圳占了其中很大一塊。3C產業對機器人靈活性和精確度的要求更高,國際巨頭們涉足也較少,深圳的機器人產業應聚焦于電子制造等3C領域。

深圳機器人聯盟秘書長畢亞雷對此持相同意見。他認為,汽車領域,外國的機器人應用已經十分成熟;而在3C領域,由于產業空白,國內機器人企業在3C領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進入中國市場已有17年之久的意大利柯馬(COMAU)機器人,此前一直專注汽車領域,但這一領域基本被ABB、安川、發那科、庫卡四家巨頭企業壟斷??埋R中國副總裁、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賀萬民表示,盡管四大家族占據優勢,但面對3C、金屬加工等新領域,所有的機器人企業都站在同一起跑線。“3C、金屬加工等行業的興起,將顛覆傳統工業機器人技術,柯馬對中國這一市場很有信心。”

據賀萬民介紹,柯馬正在加速調整市場發展戰略,逐漸將戰略重點由汽車領域轉移到一般工業領域,其中3C行業將作為未來的重點。同時,該公司還將和連碩科技深入合作,在深圳探索發力3C領域的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

●工業機器人產業人才缺口上百萬

伴隨著機器換人浪潮的到來,對于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擴大。連碩機器人職業培訓中心校長黃明博士表示,從國家相關調研數據來看,機器人項目的增長速度與人才的持續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在全國范圍內的人才缺口已達上百萬人。2014年僅在深圳,工業機器人產業人才缺口就有幾萬人。

據了解,與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長相比,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培養處于相對滯后狀態。目前,本科院校培養的機器人相關人才,大多從事原理研究、本體開發及特種機器人開發等,而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關于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的對口專業較少,開設年限也僅為1至2年,從課程內容設置到人才培養過程,還很不成熟。

黃明介紹,機器人產業的人才,需要到一線操作應用。“我們主要招收往屆畢業有學術基礎的學生,通過3至6個月的培訓,開設的教學課程從簡單的編程、系統軟件操作、機器人調試等基本技術,到更為高級的為機器人企業做系統集成應用解決方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