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改新政謹慎釋放政策紅利 分布式光伏迎良機

時間:2015-03-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記者注意到,此前,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表示,今年中電投的投資總量將比去年下降20%左右,并表示,“在當前電力供應比較寬松甚至過剩的情況下,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把發電企業推向了市場,對發電企業的壓力更大。”

隨著沉寂多年的電力改革再次啟動,我國價值數萬億的電力市場將走向何方備受關注。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已下發,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多個配套細則。

多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意見》由最高層強勢推動,規格遠超上輪電力體制改革,可見管理層的重視度之高。雖然內容上并未超過之前相關文件的范疇,略低于市場預期,但從效果而言,《意見》催生的新增市場不容小視,釋放的改革紅利更不容置疑。

“對售電側的放開是此次改革的重點,加上《意見》對分布式發電的支持,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市場的潛力將被大大釋放出來。”24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研究中心教授鐘一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此次電改不僅打破了一網獨大的局面,更推動了新能源發電市場份額的增加,從而提高了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及生態環境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魏橋等自建電廠模式,一度被市場熱議,并被媒體以此為由,提出推進電力改革、打破電網壟斷。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意見》打破了電網統購統銷的壟斷局面,給了“魏橋模式”正名的機會。

不過,鐘一清也表示,隨著水電、核電新能源發電的崛起,地方企業自備電廠成本優勢將不再,加上環保等壓力,類似電廠或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售電放開或引萬億投資

“雖然《意見》中沒有提到拆分電網,但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提法,已經改變了電網統購統銷的局面,打開了市場。”24日,一家國有電力集團山東分公司人士孫濤(化名)對導報記者表示。

《意見》提出,今后電力市場將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孫濤對此解釋稱,“電力用戶將擁有向不同市場主體購電的選擇權。”

實際上,這個可自由選擇的權利,早已被各界期盼已久。如此前“魏橋模式”之所以受到市場熱議,有一大半原因就來自于對電網壟斷銷售渠道的不滿。

所謂“魏橋模式”,是指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旗下電廠通過自建電網,向其他企業及周邊居民供電,由于其供電價格比國家電網[微博]電價低了1/3,被認為是沖擊電網壟斷之舉。不過,隨后該做法引來了電力方面“不合法”、“不安全”等異議,并最終歸于沉寂。

“雖然現在通過自建電網售電依然是違法行為,但在《意見》后,類似企業將會有一個合法的售電渠道。”孫濤表示。其所指的就是《意見》中提出的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一項,具體為5類企業可以成為新的售電主體,包括高新產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成立售電主體、社會資本投資組建售電公司、供水供氣供熱等公共事業公司、節能服務公司和符合條件的發電企業。

“一些地方企業的自建電廠具備熱電聯產效應,降低了發電成本,競爭力還是有的。”鐘一清表示,此類企業可以通過獲取售電牌照的方式獲得合法售電身份,“但具體操作還要看落實的細則。”

實際上,在新電改方案正式落地之前,先行試點的深圳已成立了一家名為深電能售電有限公司的民營企業,意在以國際通行的準許收入模式確定獨立輸配電價,并履行與大用戶議價的職責。多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發售電側電價和準入門檻的放開,使得民營資本大量涌入,這塊電力“新興”市場的交易金額有望超過萬億。

分布式光伏迎良機

值得關注的是,在獲得機遇的同時,“魏橋模式”的前景并不令人看好。

“競爭將造成市場分化,水電、核電等成本較低的發電企業,以及形成規模效應的發電集團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鐘一清說,隨著電改推動帶來的電價下行,環保意識的提升,類似企業自建的小火電項目最終將退出市場。

那么,誰才會成為電改的真正受益者呢?

“新電改方案最大的亮點是給了分布式電源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對我們產業來說是一大利好。”24日,江蘇天銳達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義勇對導報記者說。其所在的公司主營業務就是分布式光伏的推廣,目前已經在江蘇、山東等多省布局。

其所指的是,《意見》提出,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支持企業、機構、社區和家庭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以及燃氣“熱電冷”聯產等各類分布式電源。

鐘一清對此表示,分布式電源的發展問題在電改新方案中獲得了足夠的重視,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保障性收購制度在文件中被一再提及,給了相關產業巨大想象空間。雖然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成本略高,但隨著政策保障落實力度的加大,其各種優勢也將顯現。

“光伏發電具有規模化成本小、環保、易推廣等特點,”吳義勇表示,“比如我們的屋頂光伏就是利用大量閑置的建筑屋頂,幾乎不占用土地,也不會造成污染。”不過,吳義勇稱,此前公司雖然大力推廣,但是項目收益并不高,“主要是因為電費收取困難、售電渠道無法打開。”

吳義勇認為,《意見》對分布式產業的支持和售電渠道的放開,使得光伏企業可以通過分布式切入直購電,針對用戶用電特征完成用電供需匹配,從單純的電力供給向綜合的電力服務轉型,實現更好的收益。

“比如山東的項目,年利用小時數約在1400小時左右,以預期的并網電價1.2元/千瓦時、補貼0.05元/千瓦時計算,我們的項目收益率可以達到15%以上。”吳義勇說。

“長此以往,分布式電源會給傳統的發電企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孫濤說,“所以有些電力企業已經開始主動調整發展和經營戰略,提高對新能源發電的重視。”

尚存憂慮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此次《意見》推出被業內寄予較大期望,但一些受訪人士也表示,相關細則的落實才是關鍵。

“不能不考慮壟斷集團的影響力。”一名電力行業專家表示,電力改革一度沉寂10多年沒有進展,主要在于電網集團等存在利益考量,“現在雖然沒有拆分電網,但無論是對電網公司的業務定位,還是售電渠道的放開,都動了既得利益方的奶酪,所以在細則落實上更具壓力。”

不過,鐘一清表示,考慮到《意見》只是以大用戶直購電作為突破口,涉及面較窄(占比不超過2成),故推進中阻力較小。“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的放開,才是改革的難點。”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以來全國電力供應形勢較為寬松,電力供應處于過剩狀態。此時放開售電會導致價格戰,很可能對發電企業、特別是剛剛進入市場的企業帶來經營壓力。

導報記者注意到,此前,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表示,今年中電投的投資總量將比去年下降20%左右,并表示,“在當前電力供應比較寬松甚至過剩的情況下,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把發電企業推向了市場,對發電企業的壓力更大。”

對此,鐘一清認為,競爭本就有利于市場,就售電公司而言,并購上游低成本電源將會是今后的重要競爭手段,而大量的并購案例也會推動社會資本進入,進而推動電力市場在改革中健康、穩定地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