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有光就有電? 80小時才能充滿

時間:2015-03-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夏庚培建議,盡量購買知名大品牌移動電源,不要盲目追求大容量,且要主動索要正規發票,注意保存消費單據,以作為質保憑證。此外,充電寶使用過程中應避免與重物或尖銳金屬部件接觸,防止內部電芯被重物壓變形或被尖銳金屬刺穿,導致電芯內部短路。

“有光就有電,放在太陽光、下雨的陰天、路燈、LED燈下,隨時隨地都在充電”———春節后,一款易格牌太陽能移動充電寶成為微信朋友圈里的刷屏利器。其“只要有光就能充電”的廣告宣傳語廣受歡迎。這款標稱容量為20000毫安的太陽能移動充電神器,是否能解大家燃眉之急呢?成都商報特別委托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家進行了現場評測。

日前,國家標準委發布《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GB31241-2014)國家標準公告,該標準將于8月1日起實施。據悉,該標準的出臺對于鋰離子電池產品自身以及以鋰離子電池為關鍵部件的“充電寶”等相關產品的安全性提高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只要輸入“太陽能移動充電寶”關鍵詞,彈出的寶貝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僅京東上就多達480余款,零售價從幾十到數百元不等。關注下面的點評,卻會發現,不少購買后的用戶都在抱怨,所謂太陽能充電不是太慢就是完全充不上。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易格太陽能充電寶。

這款在網絡上炙手可熱的太陽能充電“神器”到底有什么能耐呢?3月4日下午,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家對成都商報記者網購的產品進行了評測。

第一項測試

在成都或需百日才能充滿

“易格太陽能充電寶”在廣告宣傳中說,即便在路燈、LED燈等條件下都能充電,而且“充電速度和線充一樣快”。檢驗中心專家小心地用工具揭開充電寶后蓋發現,這款充電寶由表面的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板、電路板及兩塊蓄電池組成。太陽能板在充電時,電路板上的一個紅色指示燈會亮起。在明亮的室內燈光下,充電寶電路板上的紅色指示燈忽明忽滅,很不穩定,稍一遮擋電池板,指示燈立馬熄滅。再把電池板放到窗臺的自然光線下,紅色指示燈持續明亮,表明一直處于充電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接收光能轉化為電能,和電能的轉化效率,是不同的概念。目前,太陽能產品的電能轉化率平均在15%左右,也就是說太陽能電池板吸收1000瓦的能量,理論上轉化出來的電能是150瓦左右,而且前提是轉化設備的質量合格。”專家指出,在正午陽光直射的條件下,每平方米太陽能電池板可獲得的能量約為1000瓦,“易格太陽能充電寶”表面的這塊太陽能電池板面積約為0.0089平方米,折算下來需要在海平面正午強日照條件下持續約80個小時可將充電寶的太陽能面板充滿,也就是說如果是在成都這樣日照不是很充分的地域或者在宣傳語中提到的路燈、LED燈照射條件下,其充滿所需要的時間更是需要十倍甚至百倍的時長。有業內人士計算之后告知記者:“估計在成都需要100天左右才能完全充滿20000毫安!”

第二項測試

電池容量達不到20000毫安

“易格太陽能充電寶”標稱容量高達20000毫安,USB輸出為5v。專家發現,充電寶內有兩塊分別為14.8瓦時的蓄電池。“根據這個配置是無法達到標稱的20000毫安時的,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這個移動電源存在容量虛標的情況。”

通過公式換算,要讓充電寶容量達到標稱的20000毫安,至少需要七塊上述電池。也就是說這款易格太陽能移動電源電池容量存在嚴重虛標,實際可能僅有其標注的三分之一。

記者調查

“充電寶”多無3C認證

不久前,央視《每周質量報道》報道稱,國質檢總局抽檢了32批次共224件移動電源(“充電寶”),通過檢測發現無一合格,問題主要集中在重物沖擊可能短路自燃、外殼不阻燃、電源容量虛標、輸出電壓過低或過高等4個方面。其中,有17批次產品存在容量虛標的現象。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對市內多家移動電源線下銷售商暗訪發現,九成以上的市售“充電寶”均無3C認證,安全狀況讓人擔憂。

記者對成都市太升路幾家大型通訊賣場、數碼廣場、A市場、百腦匯等地的商家進行調查。據賣家介紹,“充電寶”的價格與電源容量有關,市面上的充電寶電容量從1000毫安到20000毫安不等。容量越高,充一次電能給手機充電次數就越多,價格也越貴。除了少數知名品牌,多數充電寶沒有合格證、保修卡和三包證明。電容量是消費者關心的焦點。在百腦匯、數碼廣場、賽格廣場等地,有銷售員告訴記者,價格偏低的移動電源存在虛標電量問題,標注電量為10000毫安的,有效電量可能只有6000~7000毫安。

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夏庚培建議,盡量購買知名大品牌移動電源,不要盲目追求大容量,且要主動索要正規發票,注意保存消費單據,以作為質保憑證。此外,充電寶使用過程中應避免與重物或尖銳金屬部件接觸,防止內部電芯被重物壓變形或被尖銳金屬刺穿,導致電芯內部短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