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型城鎮化發展對自動化的需求

時間:2014-12-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目標就是以人為本,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現代化的城市文明。以人為本就意味著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不僅是人口向城市的遷移,更要解決教育、醫療、環境、交通、能源使用等一系列問題。

新型城鎮化發展對自動化的需求在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今年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目標就是以人為本,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現代化的城市文明。以人為本就意味著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不僅是人口向城市的遷移,更要解決教育、醫療、環境、交通、能源使用等一系列問題。

這對于處在發展瓶頸期的自動化來說,無疑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推行新型城鎮化就是要解決城鎮空間分布和規模結構的不合理性,重新構建城市新的發展框架,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創建新的發展模式,并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增強城市創新能力,加快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設,強化生態環境的保護。

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必然會有大量的基礎設施需要規劃建設,并帶來衣食住行等生活物資消費的需求升級,對于在各個行業中都起到創新推動作用的自動化來說,是再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在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后,自動化隨著中國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放緩也進入平緩期,要想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狀態,也需要借力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發展。

自動化推動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

可以想象,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推動,大量農業人口轉為城鎮人口,必然會帶來城市的住房、電力、燃氣、自來水、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而根據規劃,新的基礎設備建設必然要考慮到城市未來的發展,人們對提高生活水平,消費升級的改善要求,從而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以電網建設為例,在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下,我國城鄉配電網的化建設將朝著智能化的方向全面拉開。智能電網及智能成套設備、智能配電、控制系統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對于新型城鎮化的電網建設,國家電網公司就明確表示,將以城鎮化為契機,加快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并推進電能替代工作。其中,配網自動化市場預計2014年約340億元,2015年將達到380億元;配電網在線監測預計市場容量約10億,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

這對于以配電為主要業務行業的自動化廠商來說,是個好機會。

這其中,作為建設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關鍵技術,通信系統的好壞決定了整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優劣,以太網交換機、智能集線器、轉換器等工業以太網產品作為整個通訊系統的關鍵將迎來很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由于智能電網建設涵蓋發電、輸電、配電、終端使用的整個過程,還將對電能質量與電力安全、電機傳動與節能系列(高壓變頻器)等需求旺盛。

英威騰針對電力行業專業開發的iSVG系列高壓靜止無功發生器通過電抗器并聯在電網上,適當的調節橋式電路交流輸出電壓的相位和幅值,或控制其交流側電流,就可以使該電路吸收或發出無功電流,實現動態無功補償。是高質量的改善電能質量的產品。

新型城鎮化加速產業升級

當今中國制造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發展的方向上,自動化廠商如何幫助中國制造業與城鎮化的道路發展高度契合,是自動化廠商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在2014年3月16日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年-2020年)》中提到,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國要成功實現現代化,在工業化發展的同時,必須注重城鎮化發展。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彼此相輔相成。工業化處于主導地位,是發展的動力。

這就表明,由自動化驅動升級優化的中國制造業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最核心動力。

新型城鎮化也會給消費市場帶來深層次的變化。城鎮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會促使衣食住行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需求激增。這樣的需求變化需要工業化的促進,而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及產業優化,必將為自動化帶來更為深層次的需求。

對于大量的工業用戶也來說,通過積極的自動化手段幫助其提高機器運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加工質量、改善工藝流程是不二的選擇。

自動化廠商們需要更加注重對先進技術的研發,提高PLC、MES、DCS等控制系統,工業以太網、現場總線等通訊產品,變頻器、伺服驅動等核心自動化產品的技術性能,深入行業,更加了解工業用戶的未來需求,持續不斷為工業用戶提供最為先進的產品、技術和一體化解決方案。

特別需要自動化廠商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區、中小型城市等相對欠發達地區是新型城鎮化重點建設的地區,自動化將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對自動化的需求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年-2020年)》同樣指出,城鎮化要體現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等要求,明確提出將密度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導向的集約緊湊型開發模式成為主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成為城市經濟生活的主流,節能節水產品、再生利用產品和綠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網覆蓋率明顯提高。

一方面,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各項配套的硬件設施的建設必然會消耗大量的鋼鐵、水泥、建材,將由此大幅增加能源消費總量。

一方面,在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缺乏,新能源產業正在冉冉升起的當下,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中必然要控制高耗能產品的輸出應用。

對于自動化廠商來說,加大對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開發投入,關注并降低鋼鐵、水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的發展,幫助其生產制造中的能源使用,改變能源使用效率,將是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大支持。

近幾年來,自動化廠商們紛紛針對新能源產業以及節能環保方面提出了發展策略和有針對性的產品。在國內廠商方面,眾多廠商也根據自己的發展策略專業開發出了不同的新產品,如由英威騰專業iMars系列光伏逆變器,采用先進高效的三電平電路結構,可在家庭屋頂、商業屋頂以及工業區廠房屋頂等不同應用區域使用,滿足不同面積的各種小、中、大型電站需求。

智慧城鎮化推動自動化發展

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也在拉動著諸多新興技術在建設中應用,而自動化是新興技術發展最為快速的領域。

在許多專業人士看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必然要按照智慧城市的標準進行規劃。未來城鎮將是一個高科技的集成體,而形成這種過程將由自動化來引領。

由此,建設一個集信息交互、智慧醫療、智能交通以及科學、有序的保障系統的一批大規模智慧城市就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向。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年-2020年)》對“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也有特別的要求,統籌城市發展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利用,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強化信息網絡、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強化信息資源社會化開發利用等。

同時明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六大方向,即信息網絡寬帶化、規劃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攜化、產業發展現代化和社會治理精細化。

可以預見,智慧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無論是建筑、交通、電網還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這些新興信息技術都必然會冠以“智慧”二字。

一些分析機構認為,未來的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已達前移以上,未來五年投資將達萬億級別,是相關企業大有作為的好時期。

近幾年,自動化企業紛紛推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一系列舉措和目標,自動化巨頭廠商們不斷公布智能、靈活、綠色、低碳的智能交通、智能水務、智能建筑等解決方案。

英威騰針對智能樓宇建設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包括電梯控制、電梯監控與維保管理、樓層顯示、轎廂和門機信號等解決方案,并研發出了EC100電梯智能整體機、Goodrive100變頻器、CHF100A系列矢量通用型變頻器、DC-01轎廂主控制器、VT/VK系列人機界面、DM-05以太網監控模塊、CHV180系列電梯專用變頻器等諸多可應用在智慧樓宇上的產品。

結語

新型城鎮化是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龐大的自動化市場,自動化廠商需要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發掘新的商機。而對于英威騰這樣的本土企業來說,則必須要做好準備,持續不斷地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建設。

挖掘新型城鎮化這塊黃金之地,就必須要關注新型城鎮化當中的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正確對待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自動化廠商應該挖掘自身的潛力,將自身的產品和技術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同方面結合起來。

關注智能交通,就可以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傳感技術等方面下功夫;優勢處在建筑領域,就可以高速發展與智能建筑相關的樓宇綜合布線、安防、自控、供暖、給排水、自動空調調節等方面。

對于自動化廠商來說,新型城鎮化帶來的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進程,東部沿海地區與西部內陸城市經濟發達程度有一定的差距,在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必然有不同的方式,廠商要根據區域的變化進行有機的調整。同時自動化廠商的發展規劃既要有前瞻性,又要符合現實的情況、需求。如雖然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時會有低端產品的需求,但從長遠來看,中高檔自動化產品會更有生命力。

自動化企業也要時刻注重新型城鎮化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所激發起的新興產業需求,如上面所提到的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交通等,需要緊隨潮流及時調整企業的方向。

此外,對于有志向、有能力的自動化企業來說,除了在自己專業領域擁有出色的獨特技術能力外,還應具備把握設計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整體能力,才有可能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路途中快速成長。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