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工信部和稅務總局上月公布第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之后,近期各地紛紛出臺措施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一些相關配套補貼辦法也紛紛落地。
新能源汽車迎來空前政策利好,技術與市場也趨向成熟,這些有利因素能否引領新能源汽車大規模駛入中國家庭?而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進入千家萬戶,又有著哪些門檻?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了解。
利好
1國家補貼高
武漢市2日出臺《武漢市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地方配套補貼實施辦法(暫行)》,明確對于單位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將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貼的基礎上,按國家補貼標準的1:1給予地方配套補貼。政策實施后,武漢市民購置一輛新能源汽車,可獲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的雙重補貼,補貼最高可達12萬元。
除了購車補貼,武漢市民購買的新能源汽車每年還可省ETC年票2100元,車船稅450元,而且過橋不限單雙號。
此前,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已陸續出臺激勵措施,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其中《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暫行辦法》同樣決定按照地方與中央1∶1的標準進行補貼,有望改變廣州地區許多消費者跑到深圳購買新能源車“揩油”深圳補貼的現象。
2使用能耗少
專家指出,今年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鼓勵新能源汽車政策,力度都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春天。在消費者看來,除了補貼之外,新能源汽車主打的低“油耗”、“零”保養等口號,無疑是吸引購車的主要理由。
記者發現,目前享受免稅政策的電動轎車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小時左右,最高續航水平為322公里。例如,東風啟辰e30采用薄片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一次充電可行駛約170公里左右。而比亞迪E6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160公里以上,百公里能耗約為20度電,消費價格遠低于燃油車。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維護成本低也是一大賣點。據武漢國瑞比亞迪4S店方經理介紹,電動車基本不用像普通汽車那樣保養,電動汽車檢測的費用非常低,電池組件終身維修。
門檻
1成本并不低
記者調研發現,盡管有補貼,但已經上市的絕大多數純電動汽車的起售價都在20萬元左右,實際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因此很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
武漢一位汽車銷售業內人士說,乘用車市場主力需求最大的價格區間在8萬元至18萬元,也就是說,一些純電動汽車補貼之后仍要面臨同價位燃油車的競爭,沒有明顯價格優勢。
正打算買車的武漢消費者黃先生算了一筆賬:“我看中的這款20多萬的車,國家能補貼我4.75萬元,武漢政府補貼金額與國家保持一致也是4.75萬,這樣我自己還要掏十幾萬。這個價位買燃油汽車會有很多選擇。”
據業內人士介紹,新能源汽車售價之所以高,是因為電池成本大,至少占了整車成本的30%。
2充電有點難
一些業內人士曾猜測,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出臺,新能源汽車銷量或將出現爆炸式增長。對此,武漢國稅局車購稅分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由于一些地區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尚不完備,爆炸式增長不會很快出現。
采訪中記者發現,充電難的確是讓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一大原因。武漢市化工區管委會一位李姓公務員今年10月底購入一輛新能源汽車。但他所在的小區物業卻不允許建充電樁,理由是沒有辦法計算電費。后來他多次請銷售公司與物業協商,才解決這一問題。“本來圖個優惠,結果還挺麻煩的。”
武漢市民程先生近期有購車打算,但他表示,在充電樁這些問題沒徹底解決之前,不會考慮電動車。
3續航里程短
續航短是阻礙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的又一障礙。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斌表示,受制于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暫時只能定位于有限距離汽車,還取代不了傳統汽車的地位。
目前,在所有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中,比亞迪e6續航里程達322公里。在武漢一位汽車專家看來,這或許是其中續航里程最長的。“這樣長的續航里程是用增加電池組換來的,因為它的動力蓄電池組總質量750千克,體重暴漲到2.3噸,與普拉多和大切諾基處于同一水平,但電動機的馬力不夠用,跑不遠。”
專家指出,里程焦慮讓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受限,用戶目前只能集中在公交、出租、環衛及企事業單位等集團用戶,真正面向私人消費者的電動汽車市場并沒有完全打開。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國方建議,要撬開新能源汽車的家庭市場,除了降低成本、提高續航和充電能力之外,還要探索更多推廣路徑,比如嘗試新能源汽車租賃模式,引進社會資本注冊專門的新能源汽車租賃公司,由租賃公司進行注冊、購車、上牌、申請補貼,開展新能源汽車租賃,讓更多潛在客戶對新能源汽車有切身感受,增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信心。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