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個詞匯在制造業界迅速走紅,那就是“機器換人”。所謂“機器換人”是指推動傳統制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成為新的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之源。對于技術進步、提升勞動力素質、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工業轉變發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的轉型升級各個省都在做。東莞作為制造業名城,2014年,隨著“東莞一號”文件及各項扶持政策的出臺,“機器換人”在珠三角的制造業重鎮-東莞轟轟烈烈的開展,并在全國的引爆了“機器換人”的熱潮。
2014年8月發布的《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以及《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該政策積極推動企業通過利用先進自動化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進一步減少企業生產用工總量,優化工藝技術流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優質率,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在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家具、鞋業、化工、物流等重復勞動特征明顯、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行業領域企業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面推動實施“機器換人”,并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先進自動化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示范帶動,實現“減員、增效、提質、保安全”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技術貢獻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實現途徑
(一)引進設備,促進減員增效
加強政策扶持,鼓勵企業加大設備和技術投入,通過引進和利用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先進自動化生產設備等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進一步減少企業生產用工總量,優化工業工藝技術流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優質率,全面提高企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二)強化服務,加大推廣力度
支持和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大力開展企業“機器換人”推廣應用工作,為企業提供改造方案、設備采購、設備租賃、金融服務、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多方面服務,加大“機器換人”推廣的深度和廣度。
(三)自主創新,提高科技水平
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支持“機器換人”應用企業自主研發專用裝備,并在行業中示范推廣,帶動提升行業裝備技術和制造水平升級。
(四)對外合作,增強技術支撐
鼓勵企業開展對外合作,通過合作研發或委托開發,加強先進技術和人才引進。推動應用企業與裝備制造和系統集成企業組成技術聯盟,共同攻克關鍵技術,完善標準體系,進一步強化“機器換人”裝備和技術支撐。
(五)“兩化”融合,探索改造路徑
推進“機器換人”和“兩化融合”相結合,以“機器換人”為切入點,推動“兩化”深入融合,促進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加大信息化投入,打造智能制造生產系統,通過技術改造實現“智能制造”和“智慧制造”。
主要措施
(1)設立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扶持資金。
2014-2016年連續三年,東莞市政府在“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用于推動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扶持“機器換人”應用項目、服務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等,支持開展應用示范、產需對接推廣、宣傳培訓。
(2)實施“機器換人”培訓工程。
2014年9月以來,由東莞市中小企業局主辦,東莞市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服務協會和東莞市科技創新企業協會承辦了系列企業家面對面暨“機器換人”服務培訓活動,在制造業自動化第一品牌廣東拓斯達和東莞莞商學院各分院巡回作“企業低成本實施‘機器換人’”專題演講,宣傳“機器換人”政策,促進與制造業企業面對面輔導交流,幫助中小企業理清“機器換人”思路,并通過具有3000多家客戶實力雄厚的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廣東拓斯達分享成功應用案例的方式引導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加快勞動密集型企業升級轉型。
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可以有效的減少低素質勞動用工量,節約勞動力成本,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優良品質率,確保安全環保生產,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生產和應用示范城市,實現由“東莞制造”向“東莞智造”的升級。以制造業自動化第一品牌廣東拓斯達為例,作為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在自動化和“機器換人”領域通過成功應用案例證明:“機器換人”的成功實施推動了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管理方式轉變和創新,組織更精益化、系統化,最終高效而有力的推動企業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