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卡萬塔環境產業公司是我市一家從事垃圾焚燒發電的高科技企業。企業自1998年組建以來,先后引進德國、美國的技術和運營標準;2007年,三峰環境與美國卡萬塔集團投資,組建三峰卡萬塔集團,成為國內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佼佼者。
17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組織的“從企業看信心”經濟形勢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了重慶大渡口區,11家傳統媒體法人微博組成的采訪團,在三峰卡萬塔環境產業公司進行了參觀采訪,針對垃圾焚燒發電的相關細節進行了深入了解。
垃圾焚燒發電“變廢為寶”
如今,三峰環境在重慶主城共有2家發電廠,每天可“吃掉”城市垃圾4500噸,通過技術焚燒,每噸垃圾可發電280度,“現在2個廠每天消耗的垃圾大概占到主城垃圾的三分之二,明年將在江津新建一家垃圾焚燒發電廠。”
“但在企業投運的初期,我們每天只能收到不到700噸的垃圾,完全沒達到每日焚燒1200噸的建設標準。”該公司副總經理唐國華介紹,在技術推廣和行業的發展壯大過程中,垃圾焚燒發電也越來越被更多人認可,“現在垃圾焚燒發電作為一個環保工程已經為大多數人所了解。”
據悉,位于江津的發電廠每天可吃掉垃圾3000噸,將于明年4月開建,于2017年建成投產。屆時,主城的垃圾將全部被吃掉,用于焚燒發電。
唐國華說,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要求高,但市場準入門檻并不高,導致一些技術不達標的小企業魚目混珠,以致不少人對垃圾焚燒發電產生反感,“垃圾焚燒發電是很成熟的技術,如果運用得好,不僅不會污染環境,還能變廢為寶。”
在了解垃圾焚燒發電的細節信息后,@央視新聞立即在新浪微博發表博文:【4句話了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①我國起步較晚,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②目前國內日處理規模達12.4萬噸,沿海地區焚燒發電比例超50%;③據重慶三峰環境介紹,每1噸垃圾焚燒可供280-300度電,減少0.75噸的二氧化碳排放;④目前,規范的煙氣凈化系統已能有效控制污染物二噁英排放。
來訪的央視記者說,自己是第一次來重慶,看到沿途的景觀都十分漂亮。她覺得通過此行參觀,深入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情況,通過微博從小的切入點入手,從細微方面進入廠房、參觀工廠、了解工人獎勵機制等。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