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下中國事業開展35周年之際,松下集團社長津賀一宏表示,松下中國事業的年收入規模已超600億元人民幣。
在松下中國事業開展35周年之際,松下集團社長津賀一宏表示,松下中國事業的年收入規模已超600億元人民幣,松下在華業務35歲,正當壯年。松下將家電的DNA延伸到住宅、美容健康、航空、零售、汽車、公共領域。
家電仍為五大業務之一
對于接下來的發展,津賀一宏表示,2018年松下將迎來創業100周年,松下的經營收入將從目前的7.7兆日元,增加到10兆日元,“我們要實現這一規模,在中國的事業是不可缺少的”。據介紹,具體包括家電貢獻2兆日元、住宅2兆日元、汽車2兆日元、B2B解決方案2.5兆日元、元器件1.5兆日元。家電仍是松下發展方向之一,將創造緊貼地域、重視感受型家電產品。
松下一直是日本電子巨頭的代表企業,近兩年松下向B2B轉型,收縮消費電子業務,開始重點發展住宅、社會、商務、旅行、汽車等多個領域拓展。津賀一宏于2012年上任,正是在他的銳意改革之下,松下完成了業務重組,將事業重心轉向B2B領域。
在對于下一步發展事業,除了家電,津賀一宏著重介紹了住宅及智能城市建設項目。
據介紹,松下的住宅智能化業務將包括現有的外部裝修、內部裝修、建材商品、住宅設備、電氣設備等業務,并擴大到太陽能發電、電力控制、蓄電池、燃料電池、LED照明等。目前,松下在日本積極推進世界領先的藤澤生態城的建設為生態城引入松下的節能家電和住宅設備。據悉,在中國,松下已開始參與到大連智能城市的建設中,并為青島智能城市提供車輛感知技術。
定位中國為巨大成長市場
津賀一宏在對未來中國事業發展的策略中透露,“過去我們在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發展我們的事業。今后,我們要把中國當作我們的‘巨大成長市場’”。
“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大氣污染、老齡化、人工成本上升,安全保障等社會問題也在增加。”津賀一宏認為,中國政府已經推出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有所作為”。
松下在2013財年進一步扭虧為盈,松下集團發布2014會計年度預測盈利利潤將達3100億日元,2014年,松下宣布成立“海外戰略地域事業推進本部”,將以中國等國家為代表的高增長區域作為重點,使事業發展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強勢反攻”。松下表示,今后,針對中國市場,松下也將在環境、汽車、家電、住宅、B2B解決方案等方面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