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夏普(Sharp)前社長片山干雄,即將出任日本電產(Nidec)副社長一事,《NikkeiBusiness》為此專訪片山干雄,是片山首度對媒體表態。
片山表示,大約是2013年下半,從夏普人事部門得知日本電產社長永守重信對他的期待。不過片山認為,當時才剛從顧問職退下沒多久,若是立刻為下一步打算,對夏普員工不好交代。因此與永守正式面談是在2014年7月時。片山坦言,面談當下他就被說服了。
片山認為日本電產原本就是制造驅動裝置的核心馬達的廠商,擁有發展未來相當重要的智能傳感器事業的潛力。智能傳感器可應用于SmartCar、機器人等,可將其感應到的狀況,利用人工智能辨識,透過驅動裝置回饋反應的系統。
因此,日本電產可說是擁有發展機器人產業與電動車產業的關鍵技術。加上自身在夏普擁有將液晶電視產業化的經驗,未來必定能有所發揮。
永守也曾在專訪中透露對片山贊譽有加。其稱贊片山不僅在液晶面板、智能型手機事業有杰出表現,在通訊與軟體技術也有深入見解。且片山擁有的人脈網絡與技術,可協助日本電產開發新事業,人型機器人就是其中一個拓展目標。
一臺機器人需要30個以上的馬達控制,隨著照護與家事等領域的機器人陸續問世,未來很有可能在通訊馬達與關鍵裝置裝載物聯網功能,2020年市場規模上看4兆日圓(約373億美元)。若是將軟體與系統等算在內,市場規模勢必更龐大。
兩人因此一拍即合,片山以顧問身分進入日本電產,10月1日起正式擔任副社長一職。對未來在日本電產的發展,片山表示將從基層開始,努力發展他看好的智能傳感器事業。
在既有的主力產品馬達,與半導體、軟體控制功能等結合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的情況之下,過去事業范圍與半導體與軟體較無關的日本電產,是否會在片山的領導下,強化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再創事業新高峰,是永守選擇片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不過,對于擔任夏普社長時期,斥資3,800億日圓擴大堺工廠的液晶面板產線,卻在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日圓升值的沖擊,加上后來市場動向判斷失誤,導致2011會計年度虧損3,760億日圓一事,片山則不愿多談。
片山僅表示,夏普在液晶顯示器技術上仍擁有相當程度的優勢,經營方針若無意外,勢必會再度復活,甚至凌駕過去的表現。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