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器換人”以及自動化生產潮流的推進,官方預計2016年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工控自動化產業市場也越來越需要行業導向和資源整合。昨日,華南工控自動化產業聯盟大會正式啟動,本土運輸、五金大鱷華利集團打造英特城工控自動化聯盟平臺,臺達全系列自動化產品也將推向更大市場服務更多“機器換人”企業,群起爭食這一大蛋糕。同時產業聯盟也將為企業提供授信融資服務。
明星企業和本土企業都能獲得授信
在沒有人工操控的情況下,自動點膠機按照精準的軌道運作,每3秒就能完成一次操作;另一臺自動焊接機器人,也在精密的電子面板上,一絲不茍地做著焊接……昨日英特城工控自動化聯盟平臺上展示的這些機械手臂,產自深圳寶安一家企業,其負責人吉彩霞介紹,公司已在八達路的英特城工業自動化超市落戶代理,瞄準東莞的巨大市場。
“我們臺瓷自動化一直為三菱、士林等高端電機服務,更是服務了臺達全系列產品。2002年我們在東莞成立了第一間分公司,現在借助機器換人的時機,是一個更大的市場機遇。”永達自動化負責人楊永申這次帶來臺達的部分伺服馬達、變頻器、人機界面等產品,這些服務于明星企業的產品也將飛入尋常企業“家”。
以代理日本、臺灣地區著名產品起家的本土企業科偉自動化等,一批本土自動化工控企業也為機器換人做了量身定做的產品。大會主辦方東莞市數控裝備行業協會介紹,目前聯盟已經有20多個社會組織和一大批明星企業、本土企業加盟,“聯盟與平安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民間信貸公司達成合作,對產業聯盟的平臺予以授信,幫助企業解決工業自動化改造中面臨的融資問題”。
行業大鱷轉型定位更精準
在聯盟的企業中,英特城工業自動化超市所屬的華利集團的動作尤為引人關注。八達路是東莞五金機電專業一條街,一年營業額超過100億元。實際上整條八達路,以及延伸出來的香港街,都歸屬于華利集團這一老字號。
“自動化超市的前身是一家電子采購城,不管是工業用、家居用的電子采購都有集納。公司之前也是采取粗放式的發散發展,現在經過市場調研和鋪墊,開始瞄準機器換人的市場,轉型定位更為精準化———就是工控自動化的市場。”英特城經營管理經理王德振告訴記者,平臺還成立了電商,準備打造工控自動化的阿里巴巴O2O平臺。
昨日成立的大會上,莞城街道辦事處、莞城街道辦事處經貿辦、民營科技辦等領導共同見證聯盟揭牌。對于莞城來說,八達路的產值本來就舉足輕重,新的定位轉型也被視為跟上自動化大潮、尋求新經濟點的一個利好。
平臺還成立了電商,準備打造工控自動化的阿里巴巴O2O平臺。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