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資助和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王振洲在智能監控方面取得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對圖像處理算法的技術突破與監控系統完善,進一步驗證了智能監控控制焊接機器人的可行性。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資助和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王振洲在智能監控方面取得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對圖像處理算法的技術突破與監控系統完善,進一步驗證了智能監控控制焊接機器人的可行性。此成果為今后建立更加精準的監控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成果在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的工業信息學期刊上發表。
另外,王振洲在精確測量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英國物理協會的光學期刊(journalofoptics)接受發表。通過多頻率相位的時域均值,成功地改進傳統相移輪廓法的測量精度與魯棒性。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成人類的主力能源
世界能源理事會(WEC)數據顯示,全球陸地風能資源超過1萬億千瓦,太陽能資源超過100萬億千瓦。全球風能、太陽能具有資源分布廣泛、可支撐裝機規模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