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更深入層層傳導市場壓力
記者:曹總,您好!行業此輪市場化取向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曹華青:行業卷煙營銷的市場化取向改革是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觀背景下啟動實施的。此輪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作用,走出一條專賣體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路子,實現計劃指導下的市場化運作和宏觀調控下的有序競爭,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釋放改革紅利,推動行業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記者:此輪市場化取向改革與前些年開展的按客戶訂單組織貨源及按客戶訂單組織生產有著怎樣的關系?
曹華青:煙草行業2005年開始探索訂單供貨,2008年開始進行試點,近兩年北京煙草又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新的模式。我理解,訂單供貨是行業市場化改革取向的過渡階段,訂單生產才是行業市場化取向改革的更深入目標。市場機制就是要層層傳導市場壓力,由商業企業按訂單組織供貨來倒逼卷煙工業企業按訂單組織生產。訂單供貨如果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及時向卷煙工業企業傳導客戶訂單和市場需求,逐步把市場需求作為卷煙工業企業組織生產的重要依據,這樣才能從源頭上解決適銷貨源的供給問題,才能讓市場因素在卷煙流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推進市場化取向改革向更高、更深層次發展。
試點有難度改革稅利可雙贏
記者:在行業發展面臨四大難題的情況下,推進試點工作會有哪些挑戰和機遇?
曹華青:近年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卷煙消費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行業卷煙銷售壓力陡增。“增長速度回落、工商庫存增加、結構空間變窄、需求拐點逼近”這四大難題在上半年的卷煙銷售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客觀來講,在這個背景下推進京津冀改革試點有一定難度。特別是地方政府保稅利的壓力傳導到卷煙工商企業,使得個別地區、個別環節的非市場因素有所增多。因此,能否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對于試點單位是一個考驗。但是,換個角度思考,市場化取向改革是大勢所趨,改革的外部條件越為艱難,越能檢驗改革的成效。
記者:如何處理推進試點工作與完成行業“保八爭十超萬億”年度稅利目標的關系?
曹華青:在今年年初的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國家局提出“保八爭十超萬億”的年度稅利目標,這體現了行業的根本宗旨和社會責任。營銷戰線必須克服困難、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為行業稅利增長作出最大貢獻。
對于改革試點與稅利增長的關系,我認為二者并不存在本質矛盾,并且從長期來看,市場化取向改革將帶動稅利有質量、可持續地增長。改革初期,由于市場機制還未完全形成,工作流程還未完全理順,短期內卷煙銷量可能受到影響。但長期來看,改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行業適應市場,提升社會競爭力的主動作為,有利于行業稅利保持長期穩定增長。從上半年的銷售情況看,北京煙草延續了去年改革的良好勢頭,銷量、結構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卷煙稅利增長了12.7%,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5個百分點。天津和河北處于改革初期,6月份銷量開始企穩回升,上半年卷煙稅利總額保持了同比增長的態勢。
專賣不動搖保證改革一致性
記者:為推進試點工作,中國卷煙銷售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曹華青:今年以來,在國家局的統一部署和正確領導下,銷售公司會同有關部門,扎實推進京津冀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試點工作。一是提早動員發動。1月份銷售公司組織召開試點單位工作座談會,全面傳達國家局市場化取向改革精神,對試點工作進行了動員發動。二是精心部署安排。3月份印發了《京、津、冀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試點工作的目標、任務、進度、要求都作了進一步安排。6月份又印發了《京、津、冀卷煙營銷市場化取向改革試點工作要點》,進一步明確了試點工作的核心內容和規定動作。三是加強調研督導。銷售公司先后3次赴京津冀調研,實地走訪市場,與省市公司及一線客戶經理座談,共同分析問題,研究對策,有效促進了試點工作開展。
記者:為什么在出臺《實施方案》之后,還要再出臺《工作要點》,此次出臺《工作要點》是基于怎樣的背景和目的?
曹華青:實地調研以后,我們感覺到京津冀這3家單位對此次改革的核心內容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對如何從銷售向營銷轉型缺乏統一思路。為了保持試點工作目標、建設標準、核心內容的一致性,避免試點中出現偏差,我們專門印發了《工作要點》,對改革的核心任務進行了明確。可以講,《工作要點》是今年京津冀試點的規定動作,而《實施方案》是行業市場化取向改革的總體要求。
記者:本次改革試點有哪些工作要求,應當如何把握?
曹華青:本次改革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已經在《實施方案》和《工作要點》中進行了詳細闡述。試點過程中,我認為要把握好以下幾點:第一要有原則性,要堅持專賣制度不動搖,這是改革試點的“紅線”,不得觸碰。第二要有導向性,要堅持市場化導向,充分尊重市場需求,依據市場規則辦事。第三要有務實性,要求真務實,杜絕形式主義,切實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第四要有一致性,要保持改革核心內容的一致性,3個試點不能形成三種模式。第五要有適應性,試點既要立足京津冀實際,也要考慮全國地區差異,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我感覺以上5點,既是改革的原則,也是對試點工作的要求。
更多資訊請關注煙草頻道